一襲白衣飄飄,好似仙子那般的夏蟬聲音打破了朝堂的寂靜,清脆而響亮,回蕩在大殿之中。
朝臣們頓時一陣騷動,隨后御史中丞逢集站出身,高聲道:“陛下,臣有事啟奏!”
“準!”
女帝眸中閃過一絲疲憊,揮了揮手說道。
“謝陛下!”
逢集整了整衣冠,向前邁出一步,神色凝重且?guī)е鴰追旨鼻械卣f道:“陛下,近日京城中關于內(nèi)侍陸云勾連韃靼一事已如烈火烹油,百姓人心惶惶,動蕩不安。如今局勢危如累卵,臣等懇請陛下即刻下令處置陸云,以安民心,穩(wěn)朝綱。若此事再拖延不決,恐生難以預料之變故,屆時將危及我大夏的根基啊!”
此言一出,朝堂上眾多大臣紛紛附和,瞬間朝堂內(nèi)議論聲四起。
“陛下,陸云叛國之嫌重大,朝野沸騰,不可不察,當速做決斷!”兵部尚書蕭武滿臉痛心疾首地說道,聲音顫抖,仿佛國家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是啊,陛下,如今民心浮動,謠言四起,唯有嚴懲陸云,才能平息眾怒,穩(wěn)定局勢。”
另一位大臣也急切地勸道,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女帝靜靜地看著群臣,眼中掠過一抹失望。
別人不清楚,她怎么不清楚,陸云分明是因為追查李巖之事,而被韃靼國格格抓走,此刻就連是生是死都不曾知曉。
而這些朝臣們卻看不清,憑著一個無實際證據(jù)的耀眼,就認定了陸云叛國,一味地跟著那些陰險狡詐之人逼迫,絲毫不考慮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
他們?yōu)榱怂^的“民心穩(wěn)定”
“局勢安穩(wěn)”,急于求成地要處置一個無辜的人。
在他們眼中,似乎只要有一個可以平息眾怒的靶子就足夠了,而不去探究背后的復雜緣由。
女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涼,她身為一國之君,本應秉持公正,等待真相大白再做決策,可這些朝臣們卻如此短視和浮躁。
她微微皺眉,目光冷冷地掃過朝堂上的眾人,緩緩說道:“朕已知曉各位愛卿的擔憂,但陸云之事并非如你們所想那般簡單。他是在為朝廷辦事的過程中遭遇變故,如今生死未卜,我們怎能在未查明真相之前就輕易定罪?朕要的是真正的公正,而不是為了安撫民心而做出的草率決斷?!?/p>
朝臣們面面相覷,有的露出不解之色,有的則依舊堅持己見。
逢集再次拱手道:“陛下,微臣明白您的顧慮,可如今形勢緊迫,百姓的恐慌情緒日益加劇。若不盡快給他們一個交代,恐怕會引發(fā)更大的動蕩。哪怕先將陸云定為嫌犯,收押候?qū)彛埠眠^現(xiàn)在這般毫無動作,讓百姓覺得朝廷不作為啊?!?/p>
女帝冷笑一聲:“哼,收押候?qū)??若陸云平安歸來,發(fā)現(xiàn)我們?nèi)绱藢Υ屩页己?,這后果你們可曾想過?朕相信真相不久便會水落石出,在此之前,朕絕不會輕易妥協(xié)于你們的壓力?!?/p>
說罷,女帝站起身來,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此事無需再議,眾愛卿若有精力,不如多為國家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出謀劃策,而不是在這里盲目逼迫朕做出錯誤的決定。退朝!”
“陛下……”
御史中丞逢集還想在說什么,卻見女帝已經(jīng)離開金鑾殿了,只能嘆了口氣。朝會結束后,女帝回到干清宮,心中煩悶不已。
她知道自己的決定可能會引起群臣的不滿,但她更不愿意違背自己的原則和良心。
她望著窗外的天空,內(nèi)心在默默祈禱陸云逃離虎口,速速歸來。
就在這時,門外的小太監(jiān)神色匆匆,一路小跑著快步走來,臉上滿是焦急之色,急切道:“陛下,大事不好了!御史中丞帶領著御史臺的御史們以及諸多朝廷大臣們,正在宮外跪著,聲稱陛下若是不處理陸公公,他們便長跪不起。”
“什么,他們竟敢逼宮!”
女帝聽聞,眉頭一皺,憤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