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不能是真的愣頭青,不知進退。
而且還有一個崇平帝身為帝王,心底最深處也不愿承認的地方,愈是剛直不阿,得罪的人就愈多,就只能依賴圣眷。
來日,再觀此子心志,若心志嬗變,圣眷一去,群起而攻,自可從容收拾,不會給繼任子孫留下后患。
崇平帝思忖片刻,看向賈珩,說道:“東城之匪患,你打算以何策制之?”
賈珩沉吟道:“臣以為,當對癥下藥,東城之亂,系因近年以來,山東、河南、陜西三省百姓入神京討生活所致,很多人來源不明,戶籍管理混亂,只能仰幫派鼻息而活,遂致治安惡化,臣以為首要先肅清幫派,再行保甲之策,登載戶籍,俟募品行端正之青壯,嚴明綱紀,巡警治安,如得軍卒菁英,也能為來日陛下整軍經(jīng)武,另練新軍做準備?!?/p>
最好的社會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
東城為何漸成神京城癩瘡,無非是近年災害頻仍,百姓多入神京城討生活,而朝廷的撫恤救濟、民生保障等配套制度供給不足。
底層百姓,拉幫結(jié)派,治安漸漸惡化。
而有活力的社會組織的出現(xiàn),迅速填充了社區(qū)基層的權(quán)力真空。
當然,基層治理的失靈,一來是沒錢,只能放任自流,二來是治理效能低下,治理成本高昂。
這個治理成本,不僅是錢糧,還有人才,高素質(zhì)的人才,都不愿沉淪下吏,因為一輩子都可能被焊那了。
基層無法吸引人才,只能挑挑揀揀,將治安、衛(wèi)生、稅收托付給鄉(xiāng)賢。
現(xiàn)在就是想辦法恢復基層治理,掃黑除惡。
“可是要編練新軍?”崇平帝目光一亮,卻是想起賈珩先前曾言的編練新軍。
不得不說,當日一句“天子之軍”,在崇平帝心中留下的印象太過深刻。
誰也無法拒絕一支完全效忠自己的軍隊。
賈珩拱手說道:“圣上,此非國家正式軍制,不耗戶部錢糧,也暫不需兵部供以軍械,而是預備役,如來日圣上欲建新軍,臣當為圣上擇其菁英籌建?!?/p>
東城有不少入神京討生活的外地老百姓,對幫派勢力肯定是深惡痛絕的,這就是民心所向,只要他以官方名義接管這一塊兒,建立一支作風優(yōu)良,紀律嚴明的治安內(nèi)衛(wèi)部隊,就能迅速聚攏人心。
“以何名目籌建?如是另籌新軍,此事恐怕會引來莫大非議?!背缙降勖嫔?,略有幾分動心,但覺得可能幾位大學士那里可能不會太同意。
因為這無疑是另起爐灶,這種風波不亞于政潮。
崇平帝沉吟片刻,說道:“如今五城兵馬司已有治安緝捕職能,與京兆府尹也常有沖突,再設(shè)一衙司,未免有疊床架屋之嫌。你如今提點五城兵馬司,當思治安靖綏之策?!?/p>
賈珩想了想,終究是把“城管”二字壓了下去,說道:“府司爭執(zhí),在于職責不清,審判與偵察之責,原是一分為二,五城兵馬司司緝捕偵察,京兆法司掌鞠讞定罪。臣之后,會在東城暫設(shè)巡警司,以為試驗,里坊內(nèi),各設(shè)巡警所,派駐青壯兵丁駐守,巡察街面,警視寇事,登記戶籍,暫且掛靠在五城兵馬司下。”
崇平帝聞言,默然片刻,喃喃道:“巡警司?巡查警視,倒是淺白、貼切,只是你要改五城兵馬司之制?”
賈珩面色微頓,拱手道:“圣上圣明,如今的五城兵馬司,既要巡捕盜賊,又要梳理街道,還要防火、收稅……臣以為職責十分混亂,當分司而制,可在五城兵馬司下,設(shè)治安司,禁火司,巡警司,稅務(wù)司……”
可以說五城兵馬司這個衙門,原本是五個分司,自隆治二年后,始五司合一,設(shè)五城兵馬司,設(shè)指揮使一人,指揮同知一人,其余五司各設(shè)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