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不明其意,勸道:“原來二兩也不少了,府中姑娘一月二兩銀子,一年二十四兩,她們在園子里,也不好胡亂花著錢?!?/p>
一月二兩對尋常之家可能有些難以承受,但對如今財源廣進的賈府而言,只是小錢。
這其實只是零花錢,并不是生活費,府中吃穿用度都是公中供給。
而從目前而言,寧國府院落里,秦可卿當家太太是二十兩銀子,而尤氏因為身份特殊,曾經(jīng)的當家太太、誥命夫人,月例同樣是二十兩,而尤三姐是姨娘位份兒,在賈府的規(guī)矩中是二兩。
后來秦可卿和鳳姐商量著調(diào)整月例,將年輕奶奶的月例統(tǒng)一定為十兩,這樣鳳姐也由每月五兩變成了十兩。
此外,再將姨娘月例提升至四兩,而這筆銀子是由當家太太和年輕奶奶以個人名義從公中申領的體己銀,算是體恤之意,不一定每個都會給。
大觀園中規(guī)矩大差不差,姑娘進入大觀園后,初始還由寧榮兩府分別出著例項。
如迎春、湘云、邢岫煙以及她們丫鬟的月例都是鳳姐來出。
不過如原著一般,邢岫煙的銀子都被邢氏扣留,給邢父邢母寄去。
而惜春、妙玉則是由寧國府來出,嗯,妙玉先前是有例項的,如西府的姑娘一般,月二兩。
不過,眾金釵搬進大觀園以后,黛玉有些特殊,當初在金陵寧國府中,賈珩吩咐賬房給黛玉支的銀子是當家太太月二十兩,到了京里,秦可卿尚不知底細。
但大觀園中代賈珩管家的寶釵卻心知肚明,擔心黛玉多想,自也是照舊例給二十兩,可也由此生了一件難事,自己的月例開多少,二十兩?
最終沒有動,仍是二兩,當自己是未出閣的小姐算了,至于沒有母親可以依靠的黛玉算是特殊情況,畢竟其父遠在金陵,算是賈珩的憐惜之意。
秦可卿這會兒看向尤氏,柔聲道:“尤嫂子,按著我說的來,不會有錯的?!?/p>
尤氏見麗人神色認真,隱隱明白了什么,輕聲道:“那我回頭就和薛家妹妹這般說了?!?/p>
暗道,這只怕是一場大觀園和寧國府的主導權之爭,這是專門“點”著他?將外面的營生給了薛家妹妹?
先前核心產(chǎn)業(yè)是讓西府的大姑娘操持著,還可以說人家姓賈的一家親,私房錢讓元春代管,屬于誰都防備著。
但現(xiàn)在撥付出來一批產(chǎn)業(yè)給薛家姑娘,這就有些……
尤氏胡思亂想著,也不再勸著,開始提起毛筆在簿冊上書寫,心頭計算著,攏共也就沒幾個姑娘,釵黛、蘭溪、云琴、紋綺、妙岫十位姑娘。
寧國府一月也不過多出二十兩銀子,一年二百四十兩。
至于李紈顯然有著榮國府來供養(yǎng),當家太太,賈母專門撥付了十兩銀子。
不對,聽可卿的意思,各房的主子都照例來發(fā),那李紈算不算各房的主子?
尤三姐聽著說話,眸光眨了眨,心頭涌起一股古怪。
這雙份月例,也就是人均四兩,這豈不是和她的月例銀子一樣了?
就在這時,外間的丫鬟說道:“夫人,大爺回來了?!?/p>
賈珩此刻與陳瀟在前廳分開,向著后院廳中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