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會兒就能見到子鈺了,如果不是他南下,那么進軍機處行走、與聞樞密的就不是魏王,而是他。
當(dāng)初本來是跟著子鈺在海上剿寇,誰曾想西北出了那般變故?
“殿下駕到,有失遠迎,恕罪恕罪?!辟Z珩從外間進來,拱手一禮說道。
隨著天子進入考察諸子品行的節(jié)奏,除了齊王之外,對楚魏兩藩都不可隨意得罪。
楚王起得身來,定定看向那少年,打量著那器宇軒昂的少年,不知為何,油然而生一股親近,欣然道:“子鈺,有段日子不見了,先要恭賀子鈺在西北取得大捷,為國家收復(fù)哈密并關(guān)西諸衛(wèi),痛擊準(zhǔn)噶爾?!?/p>
再見蟒服少年,楚王心緒也為之激蕩。
賈珩道:“王爺過譽了?!?/p>
兩人寒暄而畢,各自落座。
待賈珩相詢來意,楚王道:“子鈺,其實小王是為相請而來,王妃生產(chǎn),最近正要慶賀,想要邀請家里人聚聚?!?/p>
賈珩聞言,訝異道:“孩子可曾滿月?”
他記得孩子應(yīng)該沒有滿月吧。
“倒不是滿月酒,就是在甄家與三妹妹還有四妹妹一同見見,也與子鈺吃個飯,一家人就這么聚聚?!背跣α诵Φ馈?/p>
賈珩沉吟道:“這幾天,可能要見兩江的官員,王爺挑個合適的日子,我過帶著蘭妹妹她們過去?!?/p>
“知道子鈺忙著新政的事兒。”楚王笑了笑,說道:“小王這邊兒恰好還有一樁關(guān)于新政的事兒,想要與子鈺商量?!?/p>
賈珩面色詫異了下,似有幾許疑惑。
楚王嘆了口氣,說道:“是恩師,如今的南京禮部尚書,前些時日,高制臺下令在蘇州府推行新政,清丈田畝,我這位恩師對此頗有一些疑慮?!?/p>
賈珩皺了皺眉,沉聲道:“袁老大人難道不知,朝廷四條新政乃是國策,關(guān)乎我大漢社稷的千秋萬代,并且在河南大獲成功,他如此為一人之利,罔顧朝廷社稷,可知有負皇恩?”
這一路南下,為了防止有些人矚目,他其實并未在河南盤桓,而是一路不停直奔江南。
楚王道:“老師也是身不由己,家大業(yè)大,族中讀書人不知凡幾,供養(yǎng)讀書人需要不少糧田,托庇在老師名下,遂至今日。”
賈珩道:“那等這兩天,王爺可為中人,我與袁尚書商議商議,如今新政關(guān)乎我大漢中興大業(yè),王爺也知利害,誰也不能從中阻撓,否則堂皇大勢之下,一切皆化為齏粉。”
楚王道:“子鈺放心,孤省的利害?!?/p>
賈珩轉(zhuǎn)而說道:“楚王殿下近來助高總督推行新政,此事,圣上那里也頗多提及?!?/p>
楚王聞言,心頭大喜,但面上卻現(xiàn)出矜持,說道:“這是孤分內(nèi)之責(zé),倒不敢居功?!?/p>
賈珩道:“今年前后兩場大戰(zhàn),朝廷國庫虧空嚴(yán)重,雖得內(nèi)務(wù)府貼補,宮中儉省度日,但此并非長久之計,國家還是當(dāng)開源節(jié)流,如今新政在河南推行成功,歲增銀帑數(shù)十萬兩,如放準(zhǔn)之全國,可為國家多增收國帑不知多久,如今圣上就心憂此事?!?/p>
楚王點了點頭,道:“父皇為大漢社稷,沒少殫精竭慮,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是得顧全大局?!?/p>
賈珩道:“那等與袁尚書見面之時,再曉之以大義了?!?/p>
就在兩人敘話之時,外間小廝進來稟告道:“大爺,林老爺來了?!?/p>
楚王見此,笑道:“林大人來了,子鈺,我隨你一同過去迎迎?!?/p>
賈珩點了點頭,起身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