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軍銜欄卻不是一個明確的級別。
而是用紅筆畫了一個醒目的“?”。
按照剛剛方案中的規(guī)定。
馮鑒真所擔任的任何一個職務都足以讓他肩扛金星。
可最終還是卡在一點---資歷!
他不知道該不該為馮鑒真破例。
破例當然簡單,馮鑒真的功績足以讓他為之破例。
他怕的是破例后所帶來的影響。
有如此年輕的將官作為先例,日后會不會有心思不正的人利用這點
這是一個問題。
辦公室里的氣氛有些沉默。
總政干部處的同志謹慎地開口。
“徐帥,關于馮鑒真同志的授銜問題,我們反復研究過?!?/p>
“論其職務重要性和對國家的貢獻,授予將官軍銜毫不為過,甚至可以說綽綽有余?!?/p>
“北疆之戰(zhàn),他居功至偉!但是他的年齡和軍齡實在是太特殊了?!?/p>
“破格也需要有個限度,我們擔心如果直接授予少將甚至更高軍銜,可能會在內(nèi)部引發(fā)一些不必要的議論和影響!”
徐帥沒有說話,只是用手指輕輕敲擊著那個問號。
他理解總政同志的顧慮,軍隊內(nèi)部論資排輩的觀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
一個三十歲不到的年輕將領,在龍國軍隊的歷史上確實是前所未有的。
但他更深知馮鑒真所做出的貢獻,早已超越了年齡和資歷的范疇。
“鑄劍”工程的成功,北疆決戰(zhàn)的勝利!
不僅僅是幾件新式武器,而是真正扭轉(zhuǎn)國運,奠定未來數(shù)十年和平發(fā)展基石的戰(zhàn)略級功勛!
這樣的功勛若不能得到與之匹配的榮譽,不僅是馮鑒真?zhèn)€人的損失。
更是向全軍、全國傳遞一個錯誤的信號——創(chuàng)新與貢獻,仍需為陳規(guī)陋習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