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斤,按說不多,也就是1頭黃毛子的量。
可以說,蘇浩能輕輕松松地完成。
但就算如此,蘇浩不會就這么輕松答應。
不然,還需要他昨天拎著野雞、野兔到家里看李懷德?
雖然他之前說過,每月可以給單位上交二三百斤野豬肉。那是沒進來,進來了就不會這么說了。
你每月交二三百斤,還讓別人活不活了?
任何單位工作,都需要冒頭,但不能“冒大頭”?!俺鲱^的椽子先爛”,就是這個道理。
他可是知道,機械廠一般采購員的每月任務,是23元的物資。
基本上都是什么笤帚、簸箕、紙筆、水杯等。
生產(chǎn)所需的原材料,大小設備等,都由國家調(diào)撥,那是不需要采購的。
就算是糧油米面、煙酒糖茶等這類大宗的生活物資,也是定量、或者是按票供應的。計劃經(jīng)濟之下,國家就像一個大家長,幾乎包辦了企業(yè)的一切。
這時候的供應處,其實并沒有太多的活干。
但畢竟是物資緊缺的時代。
國家只能維持著你不被餓死,要想吃飽、吃好,那就要看你個人的努力了。
比如機械廠的肉食供應,國家每個月給800斤豬肉,每年將近1萬斤。折合到每個職工身上,1斤多點。
你說我還想給職工吃得好點,那對不起,自己想轍去。
國家不管。
這就需要采購員的能力了。
去城門口站著收,到鄉(xiāng)下農(nóng)戶家里去收,還是像蘇浩一樣,進山打獵,那就看你自己怎么做了。
其實,這就和蘇浩家對門的梁家大爺一樣,去買一些“高價糧油”、“高價肉”。
蘇浩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敢保證,自己“靠能力”能進機械廠!
但有能力,那也不能隨便使,不能就這么痛快地答應李懷德。
否則,就是個傻叉!
他得和李懷德做一些交易,爭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李處長,每月100斤的毛肉,那任務量可就比其他采購員,高了一倍還多了?!?/p>
蘇浩的臉上現(xiàn)出了些許的為難情緒,并且?guī)е黠@的不滿。
他提的有道理。
這個時代的國營企業(yè)和后世那些企業(yè)絕對不一樣。
工人當家做主!
所有一切,得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