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李鈺也來了興趣,他從頭到尾都沒有小瞧過馬致遠。
對方府試,院試都是第二,那是有真才實學的,又拜了吳瞻為夫子,學問肯定更進一步。
現(xiàn)在就看高登云如何應(yīng)對。
高登云身為案首,自然也有他的底蘊,點頭同意。
很快,一名中年士子被推舉出來,略一思索,道:“便以《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為題,請二位闡發(fā)?!?/p>
此題說難不難,說易不易,“浩然之氣”是孟子重要思想,但如何闡發(fā)得有深度、有新意,卻極考功力。
高登云率先開口,他負手而立,引經(jīng)據(jù)典:“孟子曰:‘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p>
“此浩然之氣,乃集義所生,非義襲而取之也。徐子有注:‘蓋云初無浩然之氣,由積義而養(yǎng)成……’”
他侃侃而談,從孟子的定義,到徐子的注解,再到歷代大儒的闡述,條理清晰,基礎(chǔ)極為扎實,顯示出了深厚的功底,不少士子聽得頻頻點頭。
就連李鈺也暗暗點頭,能成為院案首,確實有些本事。
不過馬致遠這千年老二,才學也非等閑,他雖傲氣凌人,但肚子里確有干貨。
待高登云說罷,他并未立刻反駁,而是輕笑一聲。
“高兄博聞強識,在下佩服?!彪S后話鋒一轉(zhuǎn)“然而,堆砌故紙,不過是尋章摘句老雕蟲!”
“孟子言‘浩然之氣’,重在一個‘養(yǎng)’字,一個‘善’字。高兄通篇都在說此氣為何物,從何而來,卻于如何‘善養(yǎng)’語焉不詳,豈非舍本逐末?”
他抓住高登云論述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開始猛攻。
馬致遠說得頭頭是道,讓今年新進入府學的士子們差點拍手叫好,這些士子都跟著馬致遠去砸過陳府,都將馬致遠看成是他們這一批士子的代表。
至于李鈺,雖然是院案首,但年紀太小,又不合群,除了望川縣的幾名士子敬佩李鈺外,其余士子都沒有怎么將他當回事。
這一批的士子優(yōu)秀代表非馬致遠莫屬。
而上一批的士子代表自然是高登云。
馬致遠話音落下,高登云立刻又開始反駁,兩人你來我往,各種典故信手拈來,讓圍觀的士子都覺得過癮。
一場辨經(jīng)下來,竟是針尖對麥芒,誰也沒能徹底壓服誰。
高登云功底扎實,引經(jīng)據(jù)典;馬致遠思維敏捷,專攻破綻。
最終竟斗了個旗鼓相當,難分高下。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高登云其實落在下風,畢竟他是去年案首,又是學長身份,馬致遠今年入學,還是千年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