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許久未見能詮釋得如此透徹又感人的文章了!”
一時間,春秋經(jīng)房內(nèi)一改之前的沉悶,變得熱火朝天。
幾位考官腦袋湊在一起,逐字逐句地品評著這份朱卷,贊嘆之聲不絕于耳。
“快!快將此人其余幾篇《春秋》義的朱卷都找出來!”
馮運急忙吩咐書吏。
書吏趕緊翻找,很快將相同編號的另外四篇《春秋》經(jīng)義朱卷找出。
幾位考官一人拿起一篇,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這一讀,更是不得了。
“了不得!了不得!
這‘季札來聘’篇,一個‘聘’字詮釋得淋漓盡致,褒揚賢者,認同禮化,格局宏大!”
“還有這篇‘夾谷之會’!竟能從孔子以禮折服齊侯,論及‘文事必有武備’,見解獨到,發(fā)人深省!”
“我閱卷無數(shù),還是寫得如此好的士子?!?/p>
“說不定這次的解元就出自咱們春秋經(jīng)房!”
“……”
幾位考官看完后,又互相交換觀看。
心中喜悅之色更甚。
四篇文章,篇篇精彩。
觀點或許各有側(cè)重,但其深厚的經(jīng)學(xué)功底、精妙的文章筆法。
以及對《春秋》大義的深刻把握,卻是一以貫之,水平之高,令人嘆為觀止。
就算讓這些考官來答題,恐怕也做不到比此人更好!
馮運捧著四篇文章,手都有些發(fā)抖,臉上的皺紋都笑開了花,之前的陰郁一掃而空。
他有些激動地道:“諸位!我等之前所慮,可以休矣!”
“《春秋》之學(xué),未嘗無人!”
“以此子之才,依我看,莫說我經(jīng)房之魁,便是沖擊今科解元,也大有希望!”
“馮兄所言極是!”
“此等文章,合該薦于主考大人!”
“此等人才,絕不能埋沒!”
于是幾位考官紛紛在卷上寫了薦字。
他們仿佛已經(jīng)看到,當這幾份朱卷送至主考面前時,將會引起怎樣的震動。
這一次,他們春秋房,或許真要揚眉吐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