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是看向林昭遠,語氣溫和。
“昭遠書記,檢察院依法依規(guī)辦案,這個大原則肯定沒錯?!?/p>
“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嘛,畢竟公安和檢察院是兄弟單位,以后要合作的地方還很多,多溝通多協(xié)調(diào),避免產(chǎn)生誤會,這對工作是有好處的?!?/p>
接著,他又轉(zhuǎn)向龐建軍。
“建軍同志你也消消氣?!?/p>
“我相信高振同志他們也是為了查清事實,肯定會把握好分寸的。”
“隊伍穩(wěn)定的問題,你要多做思想工作嘛?!?/p>
“這件事我看就先這樣?!?/p>
“都是為了濱海市的發(fā)展,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傷了和氣。”
宋昌明一番話,四平八穩(wěn),誰都不得罪,像是在和稀泥。
但在座的都是人精,誰聽不出來這其中的偏袒?
他讓林昭遠“注意方法”,讓龐建軍“消消氣”,這潛臺詞就是,問題還是出在林昭遠這邊,是你做事太冒失,才惹得龐建軍發(fā)火。
會議不歡而散。
林昭遠和龐建軍之間那道看不見的裂痕,在今天被徹底公開,擺在了濱海市所有高層領(lǐng)導(dǎo)的面前。
市檢察院,一間安靜的詢問室。
沒有刺眼的臺燈,沒有聲色俱厲的喝問。
高振坐在張濤對面,將一份卷宗輕輕推了過去。
“張濤同志,別緊張,今天請你來,就是想跟你聊聊十幾年前,臨江鋼鐵廠陳武的那起事故?!?/p>
張濤眼皮狂跳,嘴唇發(fā)干,卻強作鎮(zhèn)定。
“高局,那案子……不是早就結(jié)了嗎?意外事故,報告我都寫得很清楚?!?/p>
高振笑了笑,沒說話,只是指了指那份卷宗。
張濤遲疑著,伸手翻開。
第一頁,就是他當年親手寫的結(jié)案報告。
第二頁,是一份新的證人筆錄,當年鋼鐵廠的一位老維修工,詳細描述了出事那臺塔吊在事發(fā)前幾天出現(xiàn)的異常,以及有人阻止他進行檢修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