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幕讓周圍宮人都愣住了。
在他們的記憶里,先帝從不會親自過問這些瑣事,更不會站在風雪里為一個太監(jiān)調整春聯(lián)位置。
有幾個年長的宮女偷偷抹了抹眼角,這樣平易近人的天子,她們伺候了一輩子都未曾見過。
"紅包準備好了嗎?"
易年突然回頭。
周晚拍拍手,立刻有小太監(jiān)抬進來三口樟木箱子。
箱蓋掀開的瞬間,滿屋都是簇新的銅錢味兒。
不是宮中慣用的金瓜子,而是用紅繩串起來的普通銅錢,每串正好一百文,取"長命百歲"之意。
"按你說的,從我的俸祿里出的…"
周晚壓低聲音,"沒動國庫…"
易年點點頭,突然抓起幾串銅錢塞給最近的小宮女:
"去買糖吃…"
那丫頭嚇得直接跪在了地上,捧著銅錢的手直發(fā)抖。
還是周晚看不下去,把人拎起來笑道:
"怕什么?咱們陛下在青山鎮(zhèn)當大夫時,逢年過節(jié)還給孩子們發(fā)糖呢…"
到了晌午,整個皇宮都浸在喜慶的紅色里。
廊下的冰棱被纏上了紅綢,枯樹枝頭掛著絹做的梅花,連石階兩側的石獅都戴上了繡球。
最熱鬧的要數(shù)御膳房外的空地,幾十個炭爐同時蒸著年糕,甜香飄出去三里遠,惹得宮墻外的小孩們扒著縫隙直咽口水。
易年和周晚蹲在偏殿的臺階上,像兩個偷閑的雜役。
"記得小時候過年…"
易年掰開塊棗糕,熱氣在他睫毛上凝成霜,"師父總讓我去給村里幾個孤寡老人送餃子。有一年雪特別大,我摔了一跤,餃子全糊在了雪地里…"
周晚噗嗤笑出聲:"然后呢?"
"哪有然后,總不能因為這么點兒事兒打我一頓吧…"
周晚笑了笑,說著也是。
幾個小太監(jiān)正合力豎起一根竹竿,那是準備掛天燈的。
竹竿頂端綁著的紅布在風中獵獵作響,像極了圣山那天飄揚的令旗。
從宮門方向傳來聲音,打斷了他們的談話。
是民間儺戲班子進宮獻藝了,戴著猙獰面具的舞者踩著高蹺,將"疫鬼"趕得滿場亂跑。
小宮女們躲在柱子后偷看,笑得花枝亂顫。
在這片歡聲笑語中,沒人注意到臺階上的兩人好像做著什么謀劃。
夜幕降臨時,第一盞天燈升上了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