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清晰,標點分明,內容更是兼具權威性與親和力。
“好!甚好!”李世民越看越是滿意,臉上露出贊許的笑容,“承乾此事,辦得漂亮!魏卿審核之功亦不可沒。
如此形制,如此內容,深入淺出,潤物無聲,實乃宣教之利器!”
他放下報紙,看向侍立一旁的魏征,隨口問道:“此報成本幾何?承乾打算定價多少發(fā)售?想必不會太便宜吧?”
在他想來,即便采用了新紙新技術,如此一份報紙,售價至少也需十數文乃至數十文錢。
魏征聞言,面色一肅,躬身答道:“回陛下,太子殿下已定下售價。”他略一停頓,清晰吐出兩個字:“一文?!?/p>
“一文?”李世民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以為自己聽錯了,“魏卿是說…一文錢?”
“正是,陛下。太子殿下堅持,每份《貞觀民報》,售價一文錢?!?/p>
魏征肯定道,隨即他將李承乾那番關于“宣達政令、教化百姓、溝通上下”、“其利在社稷長遠”、“要讓天下人只需一文錢便能知朝廷事”的論述,原原本本轉述了一遍。
李世民聽完,眉頭緊緊皺了起來,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御案。
作為父親和君王,他欣賞太子的遠見和魄力;但作為需要統(tǒng)籌全局、尤其是掌管錢袋子的皇帝,他立刻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胡鬧!”李世民的聲音沉了下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肉疼。
“想法是好的,此報也確實甚合朕意!但一文錢?這豈不是等同于白送?
即便新紙成本大降,可人工、雕版…哦不,活字、油墨、運輸,哪一樣不要錢?
一份虧五文,五千份就是兩萬五千文,一期便是二十五貫錢,若旬日一發(fā),一月便是七十五貫,一年便是九百貫!這還只是長安京畿,若推廣至全國,那將是何等巨大的開銷?!”
他越算越是心驚:“雪花鹽利雖豐,但朝廷用度浩繁,朕之內帑亦非無窮無盡!
邊軍糧餉、宮室修繕、宗室用度…哪一項不是捉襟見肘?
豈能長久填補這無底洞般的貼補?如此虧損,縱有金山銀山也要坐吃山空!承乾此舉,未免過于理想,不諳世事艱難!”
在李世民看來,太子的計劃美則美矣,卻嚴重缺乏可行性,純粹是砸錢買名聲,絕非治國長久之道。
他不能眼睜睜看著內帑被這份“一文報”拖垮。
“傳太子!即刻召承乾來見朕!”李世民語氣堅決地對內侍下令。
他必須問個明白,若太子只是頭腦發(fā)熱,他必須及時制止這種敗家行為。
不久,李承乾應召而來。
他進入殿內,看到御案上的報紙和父親略顯陰沉的臉色,心中已猜到七八分。
“兒臣參見父皇。”
“承乾,”李世民沒有繞圈子,直接拿起那份報紙,開門見山地問道,“這《貞觀民報》,你定價一文?”
“是,父皇。”李承乾坦然承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