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厲害啊……”
“我看吹吧,哪有人能同時應(yīng)對三人……”
有夸贊的、有不信的,但公孫策仍堅持同時與三人對弈、聯(lián)句、猜謎。
既然如此,剛剛的三人對視一眼,齊聲道,“好”
很快棋局準(zhǔn)備就緒,公孫策仔細(xì)觀察后很快落子,與此同時,對面另一公子開始出聯(lián):
“上聯(lián):假山真鹿走?!币蝗藙偝鼍?,公孫策落子的手未停,已朗聲對出:“死水活魚游?!?/p>
另一人緊接著發(fā)問:“什么魚不能吃?”他幾乎沒有停頓,自信答道:“木魚?!?/p>
“再來,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公孫策漫不經(jīng)心的答著,手中同時又落下一子。
“什么魚不能死”
“生魚,死了也叫生魚!”說著落下最后一子“叫吃!”
眾人聞言,向棋盤看去,“輸了!三步就破了這個珍瓏棋局。”
“好……”周圍響起一片叫好聲和鼓掌聲。
不過片刻功夫,才華橫溢的公孫策便將三人的對聯(lián)、謎語一一破解,連那盤看似無解的珍瓏棋局,也被他尋到了破局之法。
公孫策正欲開口說些什么,卻見一人快速地跑上樓來大聲道:“快!樓下有熱鬧看!”
眾人循聲下樓,只見旁邊的街口被圍得水泄不通,中間站著個少年,正對著一頭肥豬“審案”。
“大家莫笑,且看我審這豬!”少年話音剛落,人群里便響起一陣低笑。
原來,街邊賣炸油餅的老漢方才丟了錢,疑心是牽著豬路過的男子所偷。
可那男子嘴硬得很,梗著脖子道:“我不過是從你這里走過,從來沒見過你這老頭。豬也從這里走過,難道是豬偷的不成?”一句話堵得老漢啞口無言。
而這說要“審豬”的少年,竟真應(yīng)了這話:“我也懷疑錢正是這頭豬偷的?!边@般奇談,頓時引來了更多人圍觀。
恰巧月瑤與李蓮花初入廬州城,見此處喧鬧,也湊了過來——進(jìn)城前,他們已將蓮花樓收進(jìn)了空間。
兩人一眼便認(rèn)出那“審豬”的少年,正是未來以斷案聞名的包拯。
他身著淺灰色格子學(xué)院服,頭戴黑色帽子,雖算不得面如黑炭,膚色卻比常年勞作的農(nóng)夫還要黝黑幾分,額間那道淺色的月牙疤痕,反倒因此格外顯眼,整個人卻透著股神采奕奕的英俊帥氣。
從圍觀者的議論里,兩人弄清了前因后果,對視一眼,都對包拯接下來的舉動多了幾分好奇。
只見包拯先對著那男子拱了拱手,夸張道:“哎呀!看老兄你相貌堂堂,怎么會是小偷呢?”
男子聞言頓時高興了,“哈哈哈哈,那當(dāng)然了!”
“可是老伯的錢確實丟了呀!”包拯看了下老伯,又對男子疑惑地說道。
“對呀!”老伯著急應(yīng)聲。
男子也無話可說,遂急忙求助包拯“那怎么辦?”
包拯大義凜然道:“我大宋乃法治之邦,絕不容許偷錢犯法之事。我很同意你老兄的說法呀,這頭豬的嫌疑最大。”
月瑤聽到這里,實在忍不住,頭埋在李蓮花的頸間笑了起來。李蓮花也勾唇,扶著月瑤肩膀說道“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