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jié)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若真是那人,的確有能力犯下這幾樁命案,可這結(jié)論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楚楚見包拯神色不對,連忙上前:“你怎么了?是不是想到什么了?”
包拯卻沉浸在自我否定中,喃喃重復(fù):“不會的,我們一定搞錯了……”
“你到底在說什么呀?”楚楚越發(fā)困惑。
“是我們想歪了,絕不會是他……”
“包拯,你清醒點!”公孫策終究不忍看他自欺欺人,直接戳破,
“我也希望不是他,可事實就擺在眼前,由不得我們不信?!?/p>
展昭這時才反應(yīng)過來,連忙追問:“怎么回事?書院里有哪個學(xué)生的名字帶‘音’字嗎?”
“沒有。”公孫策搖頭,“院士指的根本不是人名,而是想告訴我們,兇手與‘音樂’有關(guān)?!?/p>
“不是的,一定不是!”包拯的聲音陡然提高,情緒愈發(fā)激動。
月瑤與李蓮花看著包拯,一時不知該如何開口——他們同樣想不通,那個待人溫和、性格開朗的人,會是殺人兇手。
眼看包拯近乎崩潰,也只有公孫策狠得下心點醒他。
“包拯!”
公孫策上前一步,語氣沉重,“你明明知道,應(yīng)院士指向的就是蒙放老師!是你的感情蓋過了理智,所以你才不愿承認(rèn)!”
“你胡說八道!”包拯猛地抓住公孫策的衣領(lǐng),雙目通紅,“這只是你的一廂情愿,是你片面的猜測!”
“我片面?”公孫策沒有掙扎,只是看著他,一字一句道,“包拯,我們所有人都不愿相信這個真相,可證據(jù)就擺在你眼前。
現(xiàn)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蒙放老師交給木都統(tǒng)親自審問,到那時,所有真相自然會水落石出!”
包拯的手微微顫抖,張了張嘴,卻再也說不出反駁的話,只剩下沉默縈繞在房間里。
片刻后,幾人強(qiáng)壓下心緒出門,在門口撞見了常雨。
“你們要去哪兒?”常雨問道。
公孫策直言:“我們找到了證據(jù),懷疑蒙放老師就是兇手?!?/p>
“蒙放老師?不可能!”常雨下意識反駁。
“我們也希望不是,所以要去書院找木都統(tǒng)查個明白?!?/p>
公孫策語氣凝重。可常雨卻稱木都統(tǒng)不在書院,幾人當(dāng)即決定,直接去找蒙放老師對質(zhì)。
路上,有學(xué)子告知,蒙放老師從下午起就把自己鎖在琴房,說要完成《廬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