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大人指導有方,屬下才能如此順利完成大人的交代?!?/p>
余貴可不敢邀功自傲,表現(xiàn)得相當謙遜。
“少拍馬屁,仔細和我說說這些山民部落的情況吧,而你們又是如何成功說動山民的?!?/p>
薛云搖了搖頭,臉上卻依舊帶著一絲笑意。
“是大人……”
很快余貴便開始娓娓道來。
山民部落并不好找,哪怕知道他們大致分布的地方。
尤其山民對外人非常警惕,對于擅長他們部落領地的外人往往會毫不留情地弄死。
為了能取得與山民的聯(lián)系,余貴可是整整派出了上百余最精銳的手下。
但最后活著的卻連一半都不到。
不過根據(jù)這些人帶來的消息。
山民確實野蠻兇悍不假,但如果確認你不是敵人,而是帶著善意來的朋友。
那么山民的態(tài)度都會變得異常友好熱情。
問題來了。
如何才能讓山民知道自己不是敵人而是朋友呢?
在付出了數(shù)十條人命的代價與教訓后,他們想到了一個非常簡單有效的辦法。
隨身掛幾顆戎人的腦袋就好了,最好還是死了不久的戎人腦袋。
因為山民往往看到戎人腦袋后都不會再貿(mào)然向他們動手偷襲。
借助這個辦法。
這些人終于順利打開了局面。
只是不是所有山民部落都愿意配合薛云一道向戎人發(fā)動進攻。
所以最后也只是說動了三十多個山民部落。
而這些部落的人數(shù)加起來才兩萬不到。
他們會答應出兵,恐怕很大程度上是看在薛云向他們許諾過。
到時候每攻滅一個戎人部族,他便會將獲取的戰(zhàn)利品分潤給他們一半。
要不是距離相隔太遠,運輸困難不易。
薛云早都讓人給他們輸送各種武器糧食了。
反正只要愿意攻打戎人,武器糧食的援助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