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要,只要張浩真的能找來那“走山參”,那“走山參”又真的能治自己的病,那就值了。
“周鎮(zhèn)長,你看,我們是先回去,還是你再考察一下?”梁建中微笑著,望向周然。
周然立刻心領(lǐng)神會:“梁董事長,這樣吧,我們今天先回去,明天在繼續(xù)過來考察,怎么樣?”
梁建中頷首:“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就聽你的,周鎮(zhèn)長?!?/p>
梁超,梁茜,乃至于兩名保鏢,還有一眾的鎮(zhèn)領(lǐng)導(dǎo)們,遂朝著村口方向而去。
不多時,在上了車后,兩輛邁巴赫,連同兩輛紅旗,走過坑坑洼洼的泥土路,讓本就受損嚴(yán)重的底盤更是雪上加霜。
……
第二天。
張浩打了個懶腰,不緊不慢的從房間中走了出來,看著干凈的小院,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聽著李思雨在廚房當(dāng)中炒菜弄出的聲響,以及小白正在小院當(dāng)中散布的樣子。
他隨意的找了處地方坐下,翻開【走山游記圖錄】,找到記載著“走山參”的那一篇章,仔細(xì)的看了起來。
從昨天,梁建中與周然離開了之后,他就一直在看關(guān)于“走山參”的一些記載。
之前他沒有了解,但現(xiàn)在了解了之后,他是越發(fā)的確定了,要將這“走山參”給找到的一個決心。
并不是為了所謂的一百萬,還有給村子修路。而是“走山參”對于李思雨的病,也能起到一點作用,雖然無法用來治愈,但卻能夠幫助李思雨鞏固身體,更好的恢復(fù),幫她多撐幾年的時間,方便自己找到更適合她病情的奇珍山寶。
而且,“走山參”的根莖,一些細(xì)枝末節(jié)之類的地方,對于小白來說,就可謂是靈丹妙藥了,對于【喚山犬】的成長有著極大的幫助。
梁建中所需“走山參”為藥引,其實用不了多少,一株主參便足以,到時候跟他說一下,那些根須,便是自己的,到時候再在山中找到其他的名貴藥材,一同給李思雨熬藥喝下,想必她的身體一定能調(diào)理的更好一些,撐的更久一些。
既然打定了主意,張浩自然要提前做好準(zhǔn)備,在下一次走山時,做到萬無一失,以防遇到了運氣爆棚,碰到了“走山參”,卻因準(zhǔn)備不足而只能無奈看著的情況。
“山中繩,村中灰,河中泥,百村土,還有陰陽燭……”張浩邊念叨著,邊看向古籍當(dāng)中記載的內(nèi)容。
山中繩便是山中的紅繩,自古走山人便流傳一句話,那就是遇到人參時如若年份短,不足四品葉,那便拴上一根紅繩,怕來年人參跑掉,故而這山中繩也便是需要山中的一根紅繩,用來栓人參所用的。
村中灰乃是取山腳下村中家家戶戶的炕頭灰,還必須是常年累計的老灰,最好是數(shù)年未曾清理過的那種最好,每家取一點,取其旺火,融合至一起。
河中泥就很好理解了,自然便是村中的小河中的淤泥,只不過這淤泥,并非是隨便挖出來的淤泥,需是經(jīng)過上百年,乃至數(shù)百年沉淀的老淤泥,如若這條河不幸淹死過人,那便是最好的。
百村土,又稱之為百家土,便是一百個村子石碑下的土。
這些東西,想要弄到手的話,對于張浩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以他現(xiàn)在在村中的地位,想必要搞到點什么炕頭灰,什么山中繩都太好說了。
河中泥都不用他親自動手。
可就是這陰陽燭……確實不好搞。
張浩看的一陣咋舌,良久后,他無聲的嘆了口氣,喃喃道:“算了,先準(zhǔn)備其他的吧,這陰陽燭……再說吧,反正距離走山還有段時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