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位于城市北部的德軍,則在紅海軍的自爆中,無法分辨是到底是哪里的爆炸,于是選擇執(zhí)行了上校宣布的固守命令。
這使得德軍指揮系統(tǒng)徹底混亂,通信頻道中,關(guān)于撤離還是堅守的爭吵持續(xù)不斷。
而他們的上校和他們的上級指揮部,已經(jīng)在他們上報的混亂情報中,被蘇軍干掉了,所以沒有人能給他們解答相關(guān)疑惑。
不過德軍的委托指揮制度,還是讓混亂的德軍,很快分為了若干戰(zhàn)斗群獨立戰(zhàn)斗,不過部隊的這種分裂,也使得任何單個戰(zhàn)斗群,都沒有之前擁有完整戰(zhàn)役指揮,能夠整體行動的德軍強大。
這給了捷達耶夫少將,完成自己戰(zhàn)役計劃中,最具野心一步的機會,即嘗試將散成小團的德軍,一個個徹底殲滅。
這種想法,在行動開始前,對于總兵力劣勢的蘇軍是很難想象的。
所以之前捷達耶夫少將向薯條君提出,利用地形條件,主動偷襲德軍,迫使德軍分兵,最后殲其一部的計劃時,薯條君感到極其震驚。
而現(xiàn)在這個原本異想天開到幾乎不可能的計劃,由于薯條君加入,超量完成了其中最難的第一部分后,真正迎來了收割的時機。
于是收到命令的海軍陸戰(zhàn)隊向南,67師向北,中間還有薯條君開著三突子攪動局勢,德軍正面防線南部,選擇執(zhí)行撤退命令的德軍,由于脫離了掩體的保護,在野戰(zhàn)中被蘇軍大量殺傷,幾乎全殲。
(原本少將的計劃,確實是凌晨反擊行動的放大版,德軍上校的判斷確實準確,只是他想不到,捷達耶夫在知曉薯條君,提供的內(nèi)務(wù)部秘密武器的情報后,進一步放大了原計劃,成功擊穿了德軍上校的思維上限。
這也是為什么兩個人,在計劃成功之后會進行商業(yè)互吹。
薯條君認為自己,只是幫助少將成功執(zhí)行了原本就有計劃中的艱難任務(wù),而少將則是知道如果沒有薯條君,原本自己計劃的第一步基本不可能成功。
純純的將遇良才了。)
…………
而在蘇軍集中力量進行圍殲行動時,北部警戒戰(zhàn)線的德軍,和正面防線北部德軍,在雙方指揮官的努力下,重新匯合在了一起,部分彌補了他們之前錯誤判斷造成的問題。
這使得捷達耶夫少將,進一步指揮匯合后的紅海軍陸戰(zhàn)隊與67師部隊,嘗試殲滅這一部分德軍時,受到了很大阻力。
不過一場大勝依然讓所有蘇軍士兵抱有殲滅這支德軍的期望。
只是當洛邁爾上校戰(zhàn)斗群,損失13力量,上校本人也已陣亡,并且剩余23力量,即將被捷達耶夫少將分割包圍的危急時刻,德軍支援趕到了。
…………
“少將同志,有一位自稱是立陶宛工人殲擊營的同志,送來情報說,德國佬的援軍距離我們只有兩公里了!”
一名蘇軍上尉,氣喘吁吁的帶著另一位幾乎已經(jīng)暈厥的人,追上了仿佛年輕20歲,跑步跟著自己的部下,一起沖鋒,并不斷組織進攻的捷達耶夫少將。
“可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