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拍賣這么久,很清楚這些藝術品的擺放有什么講究。
她拿來這次畫展的宣傳冊,在畫廊每個地方都仔細看了看,調(diào)整了其中幾幅畫的位置。
陶瑩做畫廊的生意已經(jīng)有幾年了,她知道光影對畫作的影響,也知道該怎么布置,才能讓空間敘事與視覺心理精密結合。
但她也是個商人,除了這些藝術上的呈現(xiàn),還需要畫作給她帶來回報。
而林知晚在拍賣行業(yè)的工作能力,她是最清楚的。
林知晚將整個畫廊目前的布局全部看了一遍,基于藝術品交易心理學與空間營銷學驗證的「黃金法則」,結合蘇富比、佳士得及頂級畫廊實操案例,她在不影響整體敘事連貫性的前提下,調(diào)整了幾幅畫的位置。
那副被陶瑩寄予厚望的作品,放在了入口對角線焦點。
陶瑩立刻明白了林知晚這么擺放的用意。
人眼三秒內(nèi)鎖定的位置,是視覺焦點,這個位置的作品默認被賦予【鎮(zhèn)館之寶】心理錨定。
這當然不是最精妙的。
她完全沒想到,林知晚還會對燈光做出調(diào)整。
林知晚解釋道。
“利用主光鉆石切割法,在這兒擺放知名度略低的畫作,用35度角2900K暖光,可以達到23%的溢價效果。”
陶瑩立刻讓工作人員按照林知晚說的去調(diào)整燈光。
展廳這么重新布置一番后,原本那些陶瑩以為賣不出什么價格的畫作,都有了不小的溢價空間。
她不由得感慨。
“畫廊里一直有句話:掛對了墻,廢紙變黃金。
經(jīng)你手這么一布置,我算是徹底理解這句話了?!?/p>
林知晚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
“桃姐,你還沒說叫我來有什么事?!?/p>
陶瑩拉著她往辦公室去。
“保準是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