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里也明白,她的那些政策無非是對百姓有利,卻傷害了士紳階級和權(quán)貴,所以他們才不允許那樣的政策存活下來。
嬴霜兒為了朝堂穩(wěn)定,也不想和這些大臣們的關(guān)系變僵,所以也就閉口不談。
如果她能夠像顧長安這樣了,手段強硬,讓群臣害怕,那么她的政策應(yīng)該早就普及開來了。
她看著顧長安的側(cè)臉,心里念叨著他說的那句。
“等到宣和之治,盛世降臨……”
宣和是她的年號,她做夢都想讓后世的史書上將她執(zhí)政的這一段時間,稱為宣和之治。
那是多大的殊榮?。?/p>
整個大離國祚八百年,也不過兩三個皇帝有過這樣的殊榮。
而一旦稱為宣和之治,那就意味著大離中興了,百姓能過上好日子了。
清流黨人暫時偃旗息鼓,武將們看著顧長安也愈發(fā)順眼了。
因為顧長安從來不找他們的事情。
在撈錢這方面,這些武將和文官相比要差勁很多。
畢竟武將撈錢的手段也就是吃空餉,喝兵血,但是整個大離才多少軍隊,再吃空餉能吃多少。
但是,大離數(shù)千萬百姓,他們的血都讓這些文官們喝了。
武將們也很看不慣這些文官們,明明什么本事都沒有,只有一張嘴,可無論是地位還是財富都要比他們高。
而且,這些武將大多是宗室子弟或者外戚子弟,和曾經(jīng)同樣為外戚的顧家很有好感。
顧長安的太奶奶,姓嬴,是曾經(jīng)大離皇室的嫡長公主。
顧長安的太爺爺也只是做到了龍武親軍的指揮使而已,遠沒有便宜老爹的官職高。
所以,顧長安的身上也是有些一些皇室血脈的,只不過太淡薄了。
不過,因為顧驍?shù)匚徊豢珊硠拥木壒?,這一些不多的皇室血脈也水漲船高,被牢牢地綁定在了嬴氏這艘戰(zhàn)車上。
顧長安也算是外戚子弟了。
武將們也是贊成守城的,因為不管是出逃還是迎敵,都有被全殲的可能。
而守城要簡單許多,甚至不需要他們親自指揮,只需要坐鎮(zhèn)后方,讓麾下的副將帶兵登樓作戰(zhàn)就可以了。
最起碼不用直面敵軍,就沒有生命危險。
看著兵部尚書那老登還不死心,跟內(nèi)閣首輔李廷和小聲說著什么,似乎要再勸陛下去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