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在外,應(yīng)該的。”李寒舟堅持將銅錢放在桌上。
老者看了李寒舟一眼,微微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呼,隨即又劇烈地咳嗽起來。
老婆婆趕忙上前,輕輕拍著他的背。
“我家老頭子身子骨不行了,讓公子見笑了。”老婆婆嘆了口氣。
晚飯是粗糙的米粥和一碟咸菜,李寒舟吃了一些,便被安排在偏房里休息。
夜深人靜,山林里只剩下風(fēng)聲和蟲鳴。
李寒舟盤膝而坐,卻并未入定。
他能清晰地感覺到,隔壁老者的生命之火正在一點點地熄滅,隨時都可能徹底消散。
可奇怪的是,他并未從老者身上感到對死亡的恐懼和絕望,反而有一種奇異的平靜。
就在這時,他聽到隔壁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
并非是老者起夜,也不是翻身。
李寒舟走出房門看了過去。
只見那名命不久矣的老者,正顫抖著手,從炕頭的一個破木箱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了一本書。
那是一本早已翻爛,書頁泛黃卷邊的古籍。
燈火如豆,映照著他溝壑縱橫的臉。
老者用干枯的手指,一字一句地在書上摩挲著,口中還念念有詞。
那雙渾濁的眼睛里,此刻卻透著一股近乎偏執(zhí)的專注和渴望。
一個將死之人,不在床上靜養(yǎng),卻在深夜里,耗費著最后所剩無幾的精力,研讀一本舊書?
李寒舟心中升起一絲好奇。
這老者在讀什么?
又為何要讀?
……
次日清晨。
李寒舟推開偏房的門,院子里,老婆婆正在給幾只雞喂食。見他出來,老婆婆笑了笑,指了指正房。
“我熬了些粥,公子喝點暖暖身子再走吧?!?/p>
“多謝老人家?!?/p>
李寒舟走進(jìn)正房,老者已經(jīng)醒了,正靠在炕上,精神頭看著比昨夜好了些。
“小書生醒了?”老者呵呵一笑,聲音依舊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