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裴倫看到了唐延海,似乎明白是什么事情,倒也沒有說話,只是靜等趙暮云發(fā)言。
趙暮云請兩人坐下,讓唐延海將情況簡要復述了一遍。
聽到折蘭王自刎,裴倫不由得喟嘆:“此獠為禍北疆十余載,本官在河東節(jié)度使任上,沒少為他頭痛?!?/p>
“不想今日竟落得如此下場,真是世事無常?!?/p>
范南撫須道:“梟雄末路,徒留悲歌。也好,自此北疆三州,少了一大禍患?!?/p>
趙暮云對范南道:“恩師,那些投降的折蘭王舊部,約有數(shù)千人,交由你安置。”
“眼下北疆各處城池關(guān)隘的城墻損毀嚴重,正是用人之際,可將他們編為役夫,分段監(jiān)管,參與筑城修壘,以工代賑,嚴加看管即可,勿要濫殺?!?/p>
“老夫明白,定會妥善安排,既利用其勞力,亦防其生變?!狈赌项I(lǐng)命。
趙暮云又將目光轉(zhuǎn)向裴倫,突然問道:“裴尚書,你久在河東,對賀山以西那片大漠,了解多少?可知其中路徑、水源、部落分布?”
裴倫精神一振,這是趙暮云找他們來的關(guān)鍵了。
他連忙答道:“我確實知曉一些?!?/p>
“賀山以西的沙漠,一望無際,當?shù)厝朔Q之為‘死亡沙海’,環(huán)境極為惡劣?!?/p>
“不過,沙漠之中并非絕地,有一條斷續(xù)相連的綠洲之路,可通往隴右道的甘州?!?/p>
“只是這條路艱險異常,商隊亦需熟識路徑的向?qū)ьI(lǐng),且時常有沙匪出沒?!?/p>
他頓了頓,試探著問:“將軍…可是欲要派兵深入大漠,將鐵木爾殘部趕盡殺絕?”
趙暮云未置可否,反而看向范南,笑著問道:“恩師,你是兵部侍郎,對隴右道的情況,又知道多少?”
范南何等精明,聞言眼睛一亮,仿佛猜到了趙暮云的心思。
他反問道:“暮云之意…莫非是想借追擊鐵木爾之機,經(jīng)略隴右?”
他越說越興奮,“妙?。∪缃耠]右道孤懸西域,李金剛雖據(jù)西京,但其勢力尚未能完全控制隴右。臨時朝廷更是鞭長莫及!”
“若我能與隴右建立聯(lián)系,甚至施加影響,其利有三:其一,隴右乃絲綢之路咽喉,若能打通商路,與西域諸國貿(mào)易,財源滾滾而來!”
“其二,隴右地處李金剛側(cè)后,若將來我軍與李金剛對決,便可形成東西夾擊之勢,讓他腹背受敵!”
“其三,從隴右出兵,可直插漠北之西,戰(zhàn)略意義極大!”
范南不愧是在朝廷當過兵部侍郎的人,雖然是進士出身,但戰(zhàn)略眼光還是非常毒辣。
他說出的三點利好,正中趙暮云的下懷。
不過,趙暮云聽完,卻緩緩搖頭,潑了一盆冷水:
“恩師所慮深遠,暮云佩服。然而現(xiàn)在我軍新定三州,疲憊不堪,且百廢待興。而北有韃子單于王庭虎視眈眈,實無多余兵力遠圖隴右。”
“眼下,能與之結(jié)為盟友,互通有無,打通西域商路,就已是上策,貪多嚼不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