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仿佛能夠看到那支偏師在波濤洶涌的海面上乘風破浪,征服一個又一個島嶼,將大唐的旗幟插遍每一片土地。
而他自己,雖然身為天子,卻被困在這人才匱乏之地,無法扭轉如此被動局面。
一股難以言喻的酸楚和羨慕如潮水般涌上心頭,讓他幾乎無法呼吸。
他猛地一拳砸在地圖上,聲音中充滿了無盡的挫敗感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嫉妒:“華夏!華夏!為何總是華夏!?為何英才盡出彼土?!想我李世民,自問文韜武略,不遜于人!若我生于中原,擁有如此多的良將謀臣,何至于被困守在這蠻荒之地,苦苦支撐!”
帳內一片寂靜。
徐茂公、冉閔和楊大眼三人面面相覷,一時間都沉默了下來,誰也沒有說話。
他們的心中都很清楚,李世民此刻所面臨的局面是多么的艱難和無奈。
面對這樣的困境,即使是像李世民這樣的英明之主,恐怕也會感到束手無策吧。
徐茂公作為貴霜唐朝的開國功臣之一,一直以來都對李世民忠心耿耿。
他深知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和治國之道,但此時,他卻看到了李世民眼中那無法掩飾的憂慮和無奈。
冉閔則是一個勇猛無比的將領,他在戰(zhàn)場上殺敵無數(shù),威震四方。
然而,在這一刻,他也不禁為李世民感到惋惜。
他知道,李世民并非沒有能力解決問題,只是有些事情并非人力所能左右。
楊大眼同樣也是一位杰出的將領,他以其獨特的戰(zhàn)術和勇猛的戰(zhàn)斗風格而聞名。
但此刻,他也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看著李世民,心中充滿了對這位皇帝的同情和理解。
李世民似乎打開了話匣子,繼續(xù)憤懣地吐槽:“再看這貴霜!地雖大,物雖博,然其民……其民安于享樂,毫無血性!稍有挫折便斗志全無,卻又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終日沉迷于虛無縹緲的來世幻想,卻不思務實奮進!若非朕以嚴刑峻法約束,怕是連軍隊都組織不起來!”
他越說越氣:“還有那些令人作嘔的陋習!隨地便溺,死者棄于河中卻美其名曰‘回歸自然’?簡直是愚昧無知,罔顧衛(wèi)生!若非朕強力推行新政,嚴禁此等行為,恐怕不等漢軍打來,一場大疫就足以讓這國度灰飛煙滅!就憑這樣的根基,朕拿什么去跟根基深厚、人才輩出的大漢抗衡?!!”
他的聲音在帳中回蕩,充滿了英雄末路的悲涼和不甘。
他空有雄才大略,卻仿佛被困在了一個泥沼之中,周圍的環(huán)境、文化、人民,都無法支撐起他的野心和抱負。
徐茂公黯然道:“陛下息怒……如今之勢,唯有依托最后防線,堅守待變?;颉蚩蓢L試與漢朝議和?割地賠款,暫保社稷?”
“議和?”李世民冷笑一聲,“諸葛亮、司馬懿不會給我們這個機會,劉協(xié)、岳飛更不會。他們的目標,是徹底吞并這片土地,永絕后患。我們,沒有退路了。”
他目光掃過帳中僅存的幾位臣子將領,緩緩道:“唯有死戰(zhàn)到底。讓漢軍知道,即便困獸,猶有一搏之力!傳令下去,加固防線,征集所有能拿得動武器的男子!我們要在這‘嘆息之墻’,讓漢軍付出最慘重的代價!”
命令被下達下去,但所有人都知道,這或許是最后的掙扎了。
華夏人杰地靈,底蘊深厚,其戰(zhàn)爭機器一旦全面開動,所產生的力量,絕非一個內部問題重重、人才凋零的貴霜所能抵擋。
李世民走出大帳,望著東方華夏的方向,夕陽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
這位一代梟雄,心中充滿了無盡的遺憾:既生世民,何生如此多之漢家英杰?又為何,偏偏將他投生于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