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姓鐘,名會,字士季,出身士族潁川鐘氏,是故太傅鐘繇的幼子、青州刺史鐘毓之幼弟。有才數(shù)技藝,博學(xué)多聞,通曉軍政事務(wù),尤其精通玄學(xué)。”
鐘會?!諸葛瞻心中一驚,隨即問道:“此人我也有所耳聞,沒記錯的話,他剛滿二十歲吧?”
“哦?沒想到他在蜀地也有這么大名氣?”,楊偉略有意外,隨即補充道:“不錯,他雖然年紀輕輕,但才華出眾,少年時因為浮華案,受到曹叡的批評打壓,但因此與司馬懿和蔣濟結(jié)緣,備受他們的重視。”
“我明白,多謝提醒?!保T葛瞻走了出去,然后吩咐獄卒給他解開鐐銬,好生款待。
到了第二天,諸葛瞻拿來了從劉禪那邊要到的任命制書,將楊翼提了出去,并送到東觀閣。
“秘書郎在嗎?”,諸葛瞻敲了敲門,“有制書和新人來了。”
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伸頭出來,看到諸葛瞻,于是也行禮:“見過騎都尉?!?/p>
諸葛瞻笑了笑:“秘書郎,這位是新來的校書郎,前來上任,這里是任命制書。”
年輕人看了看楊翼,微笑道:“校書郎也是辛苦事,閣下既然來此,想來也是好學(xué)之人,請!”
楊翼有些訝異地看著眼前這個人,官職上秘書郎不算小官,但他身上一股書卷氣,十分樸實,沒有那種官架子。
“在下楊翼,字……文輔,敢問上官……”
年輕人笑了笑:“在下郤正,先進來吧,騎都尉你也先進來坐會吧。”
諸葛瞻擺擺手:“不了,今天還要去工坊有些事,你們倆好好相處就成,我先走了?!?/p>
“嗯,那就不遠送了!”,郤正點點頭。
諸葛瞻離開了東觀閣,立刻前往工坊,昨天收到消息,馬鈞在農(nóng)具改革上有了新的成果,于是特地派人跟他說了,讓他趕緊去看看。
來到了莊園中,馬鈞正在擊打著什么東西,十分專心,諸葛瞻看了也沒有打擾,悄悄拴好了馬匹,在一旁等著,不一會兒,馬康帶來了午飯,看到諸葛瞻一旁站著,急忙喊道:“侯爺!你怎么來了!”
馬鈞一驚,回頭一看,諸葛瞻正笑著看著他,趕緊起身致歉:“諸葛將軍,下官……”
“好了好了,不必多禮,這就是你的新發(fā)明?”,諸葛瞻好奇看著他手里一個葫蘆似的東西。
“倒也不能算下官的發(fā)明,是下官當(dāng)年在河北時看到有幾個農(nóng)民為了加快播種效率,制作的,叫做竅瓠。將軍您看……”,他端起手中的竅瓠,介紹道,“用一個葫蘆,以細竹竿或者管子穿過其中,葫蘆內(nèi)部裝有種子,使用時通過傾斜葫蘆嘴,加上微微敲擊可以用來更有效率的進行播種。”
“我試試!”,諸葛瞻聽了也有些激動,躍躍欲試。
馬鈞將一把砂礫裝進了竅瓠,遞給了諸葛瞻,隨即指導(dǎo)他使用,諸葛瞻微微傾斜著手,邊走邊敲擊,砂礫一點點的灑在地上,分布十分均勻。
“嗯,這似乎還真是好東西,這樣一來,播種的效率的確能大大提升了?!?/p>
馬康在一旁附和道:“侯爺所言及時,屬下已經(jīng)測試過了,至少可以提升三成的播種效率?!?/p>
“好!非常好!”,諸葛瞻笑著拉起一旁的馬鈞,并跟馬康說:“走,今天回城里,本侯請客,好好犒勞一下你們,上次幾樣軍械改革也一起補上,走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