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白四莖
上肉桂十五克(研末,泡水兌入)
李醫(yī)生湊過來看了一眼,驚得眼鏡都滑到了鼻尖:"這。。。。。。這么大劑量的附子?會出人命的!"
岐大夫沒看他,只是對趙鐵柱說:"附子要用砂鍋先煎三個時辰,水開了之后小火咕嘟著,煎到藥湯發(fā)黑發(fā)稠,聞著嗆人卻不刺鼻才行。蔥白要帶須的,干姜得用母姜曬的老干姜。"他指著藥方上的附子,"這藥我親自給你煎,你去后院劈點桑柴火來,桑柴火性溫和,煎附子最宜。"
趙鐵柱捧著藥方,手還在抖。張桂蘭拉了拉他的衣角,看著虎娃越來越微弱的呼吸,咬了咬牙:"他爹,就信岐大夫吧!死馬當(dāng)活馬醫(yī)了!"
后院的藥爐上,砂鍋里的附子正在翻滾。岐大夫守在爐邊,不時用長柄藥勺攪一攪,藥香混著水汽蒸騰起來,帶著股辛辣的暖意。"看見沒?"他指著鍋里翻滾的泡沫,"這是附子里的烏頭堿在分解,必須煎透,不然真會中毒。"
李醫(yī)生在一旁看得直皺眉,忍不住又勸:"岐大夫,藥典上附子用量不過幾克,您這都用到二百五十克了,萬一。。。。。。"
"藥典是死的,人是活的。"岐大夫添了塊柴火,"《傷寒論》里附子用枚計量,一枚附子就有幾十克重。病重就得藥重,好比房子著火了,你拿杯水澆能管用嗎?"他看了看天色,"這孩子陰寒到了極致,非這么重的藥量不能破冰回陽。"
夜幕降臨時分,藥湯終于煎好了。深褐色的藥液盛在粗瓷碗里,散發(fā)著濃烈的辛香。張桂蘭要喂,被岐大夫攔?。?我來。"他扶起虎娃的頭,用小勺撬開緊咬的牙關(guān),一點點把藥汁送進(jìn)去?;⑼藓韲祫恿藙樱拐娴难氏氯チ?。
一碗藥喂完,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停了。眾人守在屋里,大氣不敢出。約莫過了一個時辰,虎娃突然哼唧了一聲,額頭滲出一層細(xì)密的冷汗。張桂蘭剛要擦,岐大夫按住她的手:"別擦,這是陽氣回潮,在把寒氣往外趕。"
又過了半個時辰,虎娃的呼吸漸漸平穩(wěn)了些,臉上的青黑色淡了點,那兩頰的潮紅卻退了不少。岐大夫摸了摸他的脈,輕輕舒了口氣:"脈象沉了些,不那么浮了。再煎一劑,今夜得連著喝。"
第二劑藥喝下,已是后半夜。虎娃突然開始煩躁,手腳亂蹬,嘴里嘟囔著聽不懂的話。趙鐵柱夫婦嚇得臉都白了:"這是咋了?是不是藥不對勁?"
"別怕。"岐大夫盯著虎娃的眼睛,他的瞳孔似乎收縮了些,"這是藥和病在打架,陽氣想回來,陰寒不肯退,所以會煩躁?!饵S帝內(nèi)經(jīng)》說正邪相搏,其氣必虛,這是好現(xiàn)象。"
果然,折騰了小半個時辰,虎娃漸漸安靜下來,竟發(fā)出了輕微的鼾聲。張桂蘭湊過去一看,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燒好像退了點!手腳也不那么冰了!"
第二天一早,岐大夫再來診視時,虎娃已經(jīng)能睜開眼睛了,雖然還是沒精神,但眼神不再發(fā)直。他摸了摸脈象,比昨晚沉實了些,但還是偏弱??瓷嗵Γ谔Φ它c,嘴唇的干裂也見潤了。
"有好轉(zhuǎn),但陰寒還沒除盡。"岐大夫重新開方,附子加到了三百克,又加了茯苓,"《傷寒論》說白通湯治少陰病,下利脈微者,現(xiàn)在他氣機(jī)不暢,加茯苓利水滲濕,幫助陽氣通行。"
這天下午,趙鐵柱急匆匆跑來找岐大夫,臉色比昨天還難看:"虎娃又開始鬧了!整夜沒睡,一個勁地翻騰,還吐了些黏糊糊的痰!"
岐大夫趕到時,正看見李醫(yī)生在給虎娃用酒精擦身子:"這是物理降溫,能幫著退燒。。。。。。"
"住手!"岐大夫一把攔住他,"他本就陽氣虛弱,你用這涼東西,不是把陽氣往外逼嗎?"他看虎娃雖然煩躁,但面色比昨天紅潤了些,呼吸也勻了,心里便有了數(shù)。
"這是好事。"岐大夫?qū)M臉驚慌的趙鐵柱說,"陽氣漸足,開始驅(qū)逐寒痰了。昨晚的藥力道還不夠,得再加量。"
他提筆寫下新方:
四逆湯加味
附片四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