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湯包!”
黃埔玲瓏眼神一亮:“灌湯包?”
這包子的名字就很與眾不同,她鉆研廚藝多年,遍覽典籍,卻從未聽說過此種做法。
“灌湯”二字,直指核心,似乎內藏玄機,瞬間勾起了她極大的好奇心。
葉修微微一笑,并沒有解釋什么。
這個時代確實沒有所謂的灌湯包。
而葉修在現(xiàn)代的時候,因為興趣使然,曾專門學過類似的早點制作,對其中的訣竅了如指掌。
如今穿越至此,若再搭配上他獨有的提純細鹽,細糖等“秘密武器”,想要做出震撼人心的美味,幫黃埔玲瓏打開思路,簡直是輕而易舉。
只見。
葉修動作嫻熟,絲毫沒有王爺?shù)募茏印?/p>
他取來上等精白面粉,加入適量清水,開始和面、揉面,手法穩(wěn)健,力道均勻,面團在他手中很快變得光滑柔韌。
“這灌湯包的皮,是第一個關鍵?!?/p>
葉修一邊操作,一邊講解,“需要半發(fā)酵,做到皮薄而韌,既要能兜住湯汁,又不能輕易破皮?!?/p>
緊接著。
他開始準備餡料。
他選用了三分肥七分瘦的豬前腿肉,手工剁成細膩的肉糜,又加入了些許切得極碎的豬皮凍,這是他剛才吩咐下人緊急熬制后迅速冷卻切碎的。
“這豬皮凍,便是‘灌湯’的奧秘所在。”
葉修解釋道,“它遇熱即化為湯汁,被面皮緊緊鎖住,吃的時候一口下去,湯汁便會涌出。”
調味時。
他加入了姜末、蔥白、少許他特制的醬油和最重要的細鹽,順著一個方向用力攪打,直到肉餡上勁,充分吸收了調料的味道和水分。
整個過程行云流水,仿佛演練過千百遍。
黃埔玲瓏看得癡迷不已。
不過兩刻鐘的功夫,一籠灌湯包便已上鍋蒸制。
不多時。
蒸汽氤氳,一股濃香,彌漫在整個廚房。
當一盤熱氣騰騰,皮薄如紙隱約能看見內里湯汁晃動的灌湯包被送到面前時……
黃埔玲瓏幾乎屏住了呼吸。
她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夾起一個,那包子軟彈異常,“duang~duang~”地晃動著。
她依著葉修的提示,先輕輕咬開一個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