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xué)了?剛才聽你們聊得挺激烈?!?/p>
他的目光在兩人臉上掃過,帶著長輩的關(guān)切。
“高考……公平?出路?這問題夠大的?!?/p>
鄭儀輕輕點頭,臉上沒有評判的神色,目光溫和地掃過眼前兩個神情緊繃、眼里都燃燒著不同火焰的少年。
“你們說的,”
他的聲音不高,傳入兩人耳中。
“都有道理。”
這話出乎意料。
男生怔住了,揮舞練習(xí)冊的手僵在半空。女生推了推剛戴好的眼鏡,鏡片后的眼睛滿是困惑。
鄭儀沒有急于解釋,而是示意旁邊老槐樹根旁一塊干凈的石礅。
“都坐下聊兩句?”
他率先坐了下去,動作隨意,絲毫沒有縣委書記的架子。
男生猶豫了一下,跟著坐下。女生也遲疑地挨著石礅邊緣坐了。
“你,”
鄭儀看向情緒依舊激動的男生。
“看到了不公平,看到了規(guī)則可能是別人畫的,不想被框死,想闖別的路。這股子質(zhì)疑、這股子不想認(rèn)命的勁兒,是好事。一個國家、一個地方,要是年輕人全成了只會低頭走路、不敢抬頭看天的‘順民’,那才真沒希望?!?/p>
男生緊繃的臉頰肌肉似乎松動了些許,眼神里的憤懣被鄭儀的理解稍稍化解。
“而你,”
鄭儀轉(zhuǎn)向女生,語氣同樣帶著肯定。
“很清醒,看得到現(xiàn)實的殘酷。你說得對,對于絕大多數(shù)像我們青峰縣這樣家庭的孩子,高考確實是目前最清晰、相對最公平的一條賽道。它像一道懸崖上的窄橋,踩上去艱難,但橋那頭,確實連接著更廣闊的天地和更多的可能性。努力去夠一夠,為自己爭取一塊更好的‘敲門磚’,天經(jīng)地義,沒有任何錯?!?/p>
女生抿了抿嘴,剛才那種近乎決絕的“現(xiàn)實主義”辯護姿態(tài),在鄭儀平靜的認(rèn)同下,也悄然放松了一些。
“你們爭論的焦點,一個在‘門’里頭拼,一個想從‘墻’外面找路,這都不是錯的?!?/p>
他話鋒一轉(zhuǎn),語氣低沉下來:
“但這爭論背后藏著的,才是我們今天,在青峰縣,在千千萬萬個縣里,真正需要面對的巨大難題?!?/p>
鄭儀的聲音帶著一種沉甸甸的責(zé)任感:
“那就是,為什么考不上好大學(xué),或者根本走不通考學(xué)這條路的孩子們,他們通過誠實勞動、付出汗水獲得的收入,保障他們過上有尊嚴(yán)的生活,就那么難?為什么‘勞動’,在很多時候,似乎成了一條注定被擠壓、被輕視、甚至被剝削的末路?”
“這是我們這些‘當(dāng)家人’的失職!”
鄭儀的語氣加重了幾分。
兩個少年都屏住了呼吸,怔怔地看著這位年輕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