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知道的話,此事他恐怕還會掂量一下。
但如今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只希望次輔的后手已經(jīng)安排妥當了。
興平帝看著殿下倔強的顧清瀾,以及那疊舉著的文章,沉默了片刻。
“將文章呈上來?!被实坶_口,聲音聽不出喜怒。
內(nèi)侍將顧清瀾手中的文章呈送御前。
興平帝接過,起初神色尚帶些不耐,但目光掃過文章開頭幾句,便不由得坐直了身子,神情逐漸變得專注起來。
他越看越慢,時而蹙眉深思,時而微微頷首,看到精妙處,甚至手指不自覺地在龍椅扶手上輕輕敲擊。
朝堂內(nèi)一片沉默,只有眾大臣的呼吸聲。
顧清瀾一見皇帝這樣子,臉上露出笑容,知道皇帝也覺得李鈺文章好。
良久,皇帝放下文章,目光掃向殿內(nèi)群臣,并沒有評判文章好壞。
而是讓內(nèi)侍將文章傳遞給幾位閣老、尚書閱覽。
頓時,金殿之上響起一片壓抑不住的贊嘆之聲!
“這破題,如刀劈斧鑿,直中要害!”
“義理貫通古今,縱橫捭闔,卻又章法嚴謹!”
“文筆老辣,氣韻磅礴,非積年老儒不能為!這竟是一個少年所作?”
“奇才!真是奇才!以此文才,莫說中式,便是點為會元,亦實至名歸啊!”
“如此文章竟被黜落?莫非真有隱情?”
“……”
聽到這些議論聲,顧清瀾摸了摸胡子,一臉得意。
也不看看是誰的學(xué)生。
雖然他教導(dǎo)李鈺沒有多長時間,還因為李鈺太磨人,躲出去過。
但李鈺在清瀾書院進學(xué),就是他顧清瀾的學(xué)生,沒毛?。?/p>
李鈺聽著這些大臣的議論聲,也微微松了口氣。
文章得到這些大臣的認可,應(yīng)該沒有多大問題了。
會元應(yīng)該穩(wě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