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對于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甚至都從沒聽過。
尤其是農(nóng)村,大家抽個旱煙就不錯了,也沒啥文化。
不可能欣賞到這種東西。
就算是真見到了,也會以為是古代裝藥丸的小瓶子之類的,絕對想不到這東西的真正作用。
常先生和老王都好奇的看著趙水生,一臉吃瓜的表情。
他們都很想知道,趙水生會不會了解鼻煙壺?
趙水生也不廢話:“乾隆年代的鼻煙壺,水平不錯,賣家要多少錢?”
常先生頓時驚奇的贊嘆起來:“真是奇了!”
“水生,你平時都在農(nóng)村生活,是從哪里接觸到這些東西的?”
“真好奇你的背景!家里肯定有高人!”
常先生和老王之前都討論過。
趙水生也就在20歲上下,而且一輩子都在農(nóng)村,怎么可能知道這么多東西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家里的長輩不一般。
說不定是那種,很有來頭,但是隱居在山村里的老前輩之類的。
趙水生是家學(xué)淵源!
不然,根本沒辦法解釋這些反常的事情。
趙水生還在發(fā)愁,如果別人問出來該怎么說。
想不到常先生這幾句話直接幫他找好了借口,他索性借坡下驢,含含糊糊的說:“我爺爺當(dāng)年逃難來到這里,家里也帶了點(diǎn)書之類的……我從小就跟著看?!?/p>
常先生和老王都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感覺自己猜對了!
這樣說來,趙水生的爺爺在當(dāng)年,恐怕也是個不一般的人物,甚至可能跟朝廷有關(guān)系,說不定是個小王爺之類的。
為了低調(diào)安全,才來到這處地方。
只不過還放不下那些寶貝和學(xué)識,所以都交給了自己的孫子。
他們越想越覺得合理,就算有一些說不通的地方,也在心里幫助趙水生腦補(bǔ)了過去。
常先生繼續(xù)說:“賣家知道,這些東西在如今年代,賣不出太高價格的?!?/p>
“要是四九城還行,可惜他也去不了,在咱們這里留在手里也是個禍害?!?/p>
“要價也不高,九十!”
趙水生不砍價:“行,九十可以?!?/p>
以后這可是能升值到五百萬的東西,區(qū)區(qū)九十元就拿下,別提多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