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起一個圓滾滾的土豆,高高舉起。
“此物,名為‘土豆’!耐寒耐旱,不擇地力!女兒親耳聽聞,李大人在寧遠的鹽堿廢地上,種出此物,畝產(chǎn)……高達三千二百斤!”
她又拿起一根飽滿的玉米棒。
“此物,名為‘玉米’!同樣是高產(chǎn)之物,畝產(chǎn)亦可過千斤!且其秸稈,還是喂養(yǎng)戰(zhàn)馬的上等飼料!”
畝產(chǎn)三千斤!畝產(chǎn)過千斤!
這兩個數(shù)字,從自己最疼愛的女兒口中說出,其帶來的沖擊力,遠比從任何奏折上看到,都要強烈百倍!
崇禎的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他走上前,顫抖著手,拿起一個土豆,又拿起那根玉米,翻來覆去地看,仿佛那不是糧食,而是能拯救他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的仙丹!
“父皇,您或許還不信?!敝鞁墛瓶闯隽烁富实募优c疑慮,她沒有再多做解釋,而是將自己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娓娓道來。
她講了那平整如砥的水泥路,講了那讓河水倒流的龍骨水車;她講了那萬畝良田春耕的盛景,講了“民安村”里百姓們安居樂業(yè)的笑臉;她講了軍營食堂里那豐盛的伙食,講了夜校學堂里那朗朗的讀書聲;她甚至還講了,李睿是如何用奇計,將一場足以亡縣滅府的蝗災,變成了一場全民參與的美食盛宴……
她的描述,充滿了細節(jié),充滿了真情實感。
崇禎靜靜地聽著,他仿佛也跟隨著女兒的講述,親身走進了那個與他認知中完全不同的、充滿了生機與希望的遼西世界。
當朱媺娖講完最后一個字時,崇禎已經(jīng)淚流滿面。
“塞上江南……好一個塞上江南啊……”他喃喃自語,聲音哽咽。
他想起了自己治下,那些流離失所、食不果腹的百姓;想起了朝堂之上,那些只會爭吵扯皮、無所作為的臣子。
兩相對比,何其諷刺!
“父皇,”朱媺娖走到他的身邊,輕輕地拉住了他的手,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女兒以為,李大人,非是畢巡撫口中的悍將國賊,而是……我大明真正的國之棟梁!他需要的,不是猜忌和打壓,而是信任與支持!”
“若我們能將他的‘遼西新政’,推及九邊,推及天下。何愁流寇不平?何愁韃虜不滅?我大明,又何愁不能重現(xiàn)太祖、成祖之盛世?!”
女兒的話,如同一記記重錘,狠狠地敲在了崇禎的心上,徹底擊碎了他心中最后的一絲疑慮。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
他不能再坐在著冰冷的皇宮里,靠著這些奏折和匯報,來治理這個龐大的帝國了。
他必須親眼去看一看!
“媺娖,”他緊緊地握住女兒的手,眼中爆發(fā)出前所未有的、決絕的光芒,“你做得很好!非常好!”
“朕……已經(jīng)決定了?!?/p>
他轉(zhuǎn)過身,對著一直侍立在旁,同樣聽得心神激蕩的王承恩,下達了那道早已在他心中盤桓了許久的、石破天驚的命令。
“王承恩,傳朕密旨!”
“三日之后,朕要……東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