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里亞斯克為什么不打?”
老主教也睜開了眼睛,他還惦記著之前的話題呢。端過了大口徑的茶杯喝了一大口,老人催促著葉格林繼續(xù)回答。
“嘿,還能是什么理由,因為沒必要啊?!?/p>
“咱們的目的是什么?”
“是在兵力不足的情況去強行占領一座僅次于沃爾夫格勒的大城市?”
葉格林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順著之前的結(jié)論先反問了一個問題。
貝內(nèi)托主教盡管沒有軍事指揮經(jīng)歷,但是他一個外行人也能夠看出來直接攻城是沒有必要的。
因為一來肯定不好打,二來即便打下來了也必須分重兵把守。
革命軍現(xiàn)在人數(shù)本來就不夠,一旦分兵駐守這里,其他方向必然會受到影響。
“這還不算什么,重點是一旦我們分兵駐守了就等于是給了敵人一個絕佳的進攻目的地,相當于拿我們有限的兵力去跟敵人拼消耗戰(zhàn)?!?/p>
“這肯定是不得行的?!?/p>
而且葉格林反對的理由還不止這個,在他看來即便能守得住扎里亞斯克那也沒有意義。
因為在這里被擋住的敵軍也不會在海上干等著,而是會分散到其他方向上去,等于是沒什么變化。
提前攻打扎利亞時刻只是減少了敵人一條主攻路線,但并不會對敵我雙方的總兵力態(tài)勢產(chǎn)生什么影響。
“而且比起拿下這里,我更傾向于讓敵人多來幾條路線呢?!?/p>
“敵人分兵越多,我們的戰(zhàn)機就越多,到時候能夠攪動敵軍的幾率就越大!”
聽葉格林的這語氣,他是沒準備解決這個方向上的敵人,這讓貝內(nèi)托主教疑惑他為什么又要將扎里亞斯克作為最先動手的目標呢?
“扎里亞斯克這座城是敵人看重的,是他們要必須掌握的?!?/p>
“但我想要掌控的呢,其實是扎里亞斯克邊上的埃迪烏斯山區(qū)?!?/p>
“那山溝溝窮了點,山脈面積大了點,但是啊卻是最適合我們阻擊敵人的地方?!?/p>
葉格林說到了自己最擅長的地方,身體都不由地前傾了起來,雙手不停比劃著說道:
“敵人有一條鐵路線從這里彎彎繞繞橫貫過去,旁邊的主路呢于鐵路線時近時遠,這就是天生適合打游擊的地方啊?!?/p>
葉格林預計敵人在扎里亞斯克最多能投送了將近十二萬人的部隊,因為這就是一條鐵路線加一條次級公路線所能承載兵力極限。
山區(qū)的公路不比平原,能夠走兩萬人就已經(jīng)全負荷了。
“所以我不僅不會去攻打扎里亞斯克,還必須保證這座城在帝國軍手里握得好好的,讓帝國的高層認為這地方可以塞更多的人進來。”
“那里是距離沃爾夫格勒最近的敵軍大型據(jù)點,我就不相信帝國將軍們能忍得住不用這么好的一個地方?!?/p>
葉格林的豪氣讓貝內(nèi)托主教既欣賞又驚訝,聽他的語氣不僅不怕距離自己最近的地方來敵人,甚至害怕敵人來得不夠多。
因為按照葉格林他自己的說法就是:
“多來點才是好事呢,山區(qū)的道路出問題了才是最難修的。”
“我們到時候都不需要派多少人,兩千人就足夠拖延住他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