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至此之后的歷任布尼亞克總督都把對把夏倫卡劃被劃進普利佳耶夫這件事耿耿于懷。
理論上來說帝國的城市只能收取入城稅和過境稅,具體的份額是有上限的。
一座城市如果私自提高了稅款,按照律法本地的總督就能夠去解散城市的市議會,這等于是給了流水的總督去在一個鐵打的城市安插自己人的機會,總督們很自然樂得如此。
然而總督區(qū)與總督區(qū)之間就不一樣了,各地的總督是有權利設置關稅的,而且法律在這方面還是一片空白。
也就是總督區(qū)之間應該設置多少關稅全看總督個人的心情以及跟隔壁鄰居的關系。
所以夏倫卡一經并入普利佳耶夫之后,沃爾夫格勒的商人和工廠主們就倒霉了,他們莫名其妙就就要多交一份數額高昂的關稅。
而這其中損失最大的還得是布尼亞克的總督,因為在此之前布尼亞克總督區(qū)對于整條戈頓河大航運有著完全的議價權,上游的亞季總督區(qū)壓根就沒有能夠談判的能力,只能是維持一個較低的關稅才能保證貨物的出口。
然而亞季總督區(qū)之所以需要妥協(xié)是因為整個總督區(qū)都極度依賴戈頓河的航運,但普利佳耶夫總督區(qū)就不一樣了。
這個就是來攪局的。
反正普利佳耶夫大部分的地方都跟戈頓河不接壤,他們一個事外人自然也就不需要去看布尼亞克總督的面子過日子。
所以別扭的情況就出現了,普利佳耶夫總督制定了極高的關稅專門用來惡心布尼亞克總督。
而布尼亞克總督又握著戈頓河的航運拿捏著夏倫卡的12人評議會,讓這座城市一直沒法被普利佳耶夫總督統(tǒng)合。
“正所謂上邊打架、下邊遭殃,夏倫卡這邊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路上通道常年被施加高關稅,整個城市也就愈發(fā)依賴河運?!?/p>
“這一次沃爾夫格勒被我們解放之后,夏倫卡這里的問題一下子就爆發(fā)出來了?!?/p>
“上游的亞季總督區(qū)還在,城市的食物和燃料供應肯定是不缺的,但整個城市卻為什么會積累這么大的矛盾,托卡列夫你知道是怎么回事不?”
魯金斯基的問題讓托卡列夫頭都大了,雖然剛剛魯金大哥的解釋很多詳細,他當做故事也聽得很開心,但他沒料到竟然還要回答問題的啊。
這種事情一想就頭大,還不如打仗輕松呢。
托卡列夫想了想在所有答案中選擇了擺爛,直接說自己想不明白。
“傻小子,就是那幫壟斷城市貿易的商人啊?!?/p>
魯金斯基敲了一下托卡列夫的腦袋,他搖著頭笑道:
“那幫人是要做生意的,怎么可能虧錢?”
“航運中斷之后,大部分的市民已經沒有工作了,即便他們的糧食價格沒漲太多也沒法讓普通老百姓負擔得起。”
“而小商人們就更慘了,普通市民破產了還能賣兒賣女,他們卻是把自己抵押出去都不夠的?!?/p>
“有這樣一個大矛盾在,我稍加利用一下就能夠把他們說服到我們這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