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為了防止敵人的支援,108團他們可是在小座狼村附近埋伏了一支伏兵,就等著圍點打援呢。
是的,108團也根據(jù)實地情況改變了作戰(zhàn)部署。
河灣鎮(zhèn)這附近的敵軍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把幾臺珍貴的機甲給運過了河,放在了無險可守的陣地上。
此時機甲的作用被發(fā)揮到了最大,他們就成了革命軍進攻最大的阻礙。
因此108團在嘗試了幾次進攻之后就改變的策略,由攻轉圍準備一點點地消耗敵人。
畢竟雙河鎮(zhèn)這里地處文查河北岸,而鐵路是在文查河南岸的,敵人在這地肯定是沒有足夠的補給儲備的。
只要包圍了此地,到時候就該輪到敵人著急了。
可以說不管是帶著107團遲滯拖延敵人的卡緬,還是帶著108團的執(zhí)行進攻任務的諾維科夫,他們都做出了最符合當下情況的決定。
然而令他們都沒有想到的就是,敵人在最優(yōu)答案和最穩(wěn)答案之間竟然選擇了一個不是答案的答案。
林邊鎮(zhèn)的部隊在接手了完整的防線之后,竟然連聲招呼都不打地就撤走了!
敵人的撤退顯然是有所計劃的,他們的行動干凈利落,這一點從一間間倉庫里面完好無損的物資就能看得出來。
在撤退之前敵軍不是沒想過要銷毀這些物資補給,然而克林師長在考慮到接下來的行程之后就做出了這個決定。
他們需要革命軍對文查河下游的城市造成戰(zhàn)略上的威脅,但也不能讓他們跟著自己一路過去產(chǎn)生真正的威脅。
對于他想要通過軍事力量去訛詐伯國的計劃來說,一個將戰(zhàn)未戰(zhàn)的革命軍才是最好借口。
因此這些被留在倉庫里的物資就是克林師長留給革命軍的見面禮、封口費,他知道革命軍是沒法拒絕這個禮物,同時他也很清楚只要革命軍接受了這份禮物,那么他們就勢必不會繼續(xù)追擊自己。
革命軍對文查河下游的情況知之甚少,他們的部隊盡管作戰(zhàn)能力強大,但是人數(shù)相對較少的劣勢卻是沒法避免的。
要真是把克林師長給逼急了,他們在下游寬闊的地方展開部隊原地反擊,到時候革命軍肯定是討不到好處的。
而如果不追擊,雙方的形勢又將會倒轉了過來。
革命軍不會放棄林邊鎮(zhèn)的物資,這也就是意味著他們現(xiàn)在就變成了需要擔心的那個。
在林邊鎮(zhèn)的物資轉運完成之前,革命軍一定會采取戰(zhàn)略上的守勢,只要帝國軍不主動給他們制造壓力,他們就不太可能主動打出來。
克林師長就是算準了這一點,他才敢?guī)е筷狅L風火火向南轉進。
因為只要他跑得越快,革命軍就越會放心,越不會主動追擊。
即便他們沒有殺回馬槍的打算,但是他們119師的體量在戰(zhàn)略上依舊存在著巨大的威脅。
革命軍在戰(zhàn)略上采取守勢是必然的結果,而這一切都是帝國軍119師的克林師長一手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