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桑知道朱吾適來了時,將手頭的客人交給服務員,自己則興沖沖地跑到后院去了。
經過一場激烈的辯論,兩人彼此達成和解,皆大歡喜。
朱吾適將婉清摟在懷里,跟她說著悄悄話。
“最近生意怎么樣?。俊?/p>
“沒有剛開業(yè)的時候營業(yè)額多,但是也趨于穩(wěn)定了。”
這也是不可避免的,沒有哪個店能夠一直保持最高營業(yè)額。
有消費能力的,也不會天天來買。買不起的,就算天天來,也
買不起。
媽媽桑從朱吾適懷里坐起來,端起桌上的茶杯遞給他。
“我聽說有些人已經開始在咱們店里買東西,然后運到其他地方高價出售了。”
“咱們是不是也該考慮開分店了?”
這個問題朱吾適早就考慮過了。
開是肯定要開的,怎么開,啥時候開,誰去管。
這些還要跟朱元璋商量的。
是像應天一樣直接搞個步行街,還是只開一個店。
最難的還是運輸。
東西要從現代弄到大明,然后從皇宮運出來,再運到其他城市去。
這可比運到步行街麻煩太多太多了。
大明交通不便,路上也不太平。
這也是朱吾適讓朱元璋搞東風快遞的原因。
要想富,先修路。
修路這個得慢慢來,但是快遞可以搞起來了。
老六的科學研究院已經可以穩(wěn)定地生產水泥了。
等到明年開春,朱吾適就準備將皇宮到步行街的道路修一下。
這樣他來回也方便。
遂發(fā)槍也研究成功了,下一步就是量產了。
這些事情都急不來,需要大量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