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讓納哈出跑了,不過天大地大的,他們又能跑到哪里去呢。
吩咐下去,以后出海的船要時刻留意,看看能不能找到納哈出的蹤跡?!?/p>
朱元璋現在已經可以在朝堂上光明正大地說出出海這件事兒了。
雖然沒有出臺正式的文書解除海禁,但是大家都知道,海禁已經是形同虛設了。
朱元璋之所以沒有提解除海禁的事兒,主要還是個面子問題。
禁海是自己提出的,結果這才多少年啊,就解除了,有點兒自己打自己臉的意思。
所以朱元璋就沒有提這件事兒,反正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兒就行。
至于納哈出,朱元璋也沒有太放在心上。喪家之犬罷了,沒什么威脅的。
徐達匯報完情況,就站在下面開始神游物外。
他今天來的目的很簡單,還是為房子的事兒。
不搬家的話,自家媳婦兒估計不會讓他碰的。
至于朝堂上的那點兒事兒,他已經厭倦了。
反正自己馬上就要退休了。
而且現在的朝堂非常的和諧。
這一切又得歸功于朱吾適。
朱吾適來到大明之后的一系列商業(yè)措施,讓朱元璋的錢包鼓鼓的。
錢包鼓了,自然就舍得花錢了。
在朱吾適的建議下,大明公務員的工資已經漲了好幾次了。
現在的工資,比朱吾適來之前翻了三番。
當官為什么,不就是為了名利嘛。
也有為了理想為了百姓的,但是這種人太少了。大部分還是為了名利。
名這個好說,你官職越高,就越有名。
當然了還有另一種渠道,就是跟朱元璋抬杠,然后傳出去你就是剛正不阿。
大明的官員就喜歡玩兒這一套,動不動就死諫。
其實就是耍無賴,仗著自己是文官,就耍無賴。
就算你是皇帝,你也得聽我的,你要是不聽我的,我就罵死你。你有本事打死我
啊。你要是打死我了,我還能名垂青史呢。
皇帝還真沒法兒打,你一打,所有的文官就聯合在一起,這不就跟高盧雄雞的罷工游行一個德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