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啊,你也別覺得賞賜多了,沒有他們,哪有大明,哪有你這個洪武大帝啊。那些錢都是他們應得的。”
這話朱元璋也承認。
但他就是克制不住自己。
就跟小時候一樣,他天天給地主家放牛,就每天都在琢磨怎么才能把地主家的錢變成他家的。
雖然他也知道,地主家的錢也是人家辛辛苦苦賺的,但是他就是忍不住啊。
“老朱啊,做人不能太摳,尤其是當皇帝,更不能摳,不然沒人給你賣命了?!?/p>
“這個咱自然是知道的,咱賞賜給他們的金銀財寶可不少呢?!?/p>
確實不少,每個朝代其實都一樣,開國將領(lǐng)們都能賺的盆滿缽滿,吃得滿嘴流油。
關(guān)鍵就是,朱元璋給的時候還算大方,給完了就后悔。
也不能說是后悔,就是覺得,你有俸祿,房子也有。吃喝不愁的,要那么多錢干嘛啊。
不如拿這些錢來救濟窮人。
這個窮人呢,說的就是小時候的朱元璋了。
朱吾適直接點明了他這個
心態(tài)。
朱元璋無力反駁。
“賢弟啊,咱總是覺得,天下還有那么多百姓在挨餓受凍,咱不能光顧著自己貪圖享樂啊。”
朱元璋不僅是這么想的,他也是這么做的。做為一個皇帝,他的生活節(jié)儉得過分。
但是吧,錢是賺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啊。
“老朱啊,你想過沒有,就算你把天下有錢人的錢都平分給百姓,這世界就太平了嗎?
如果每個人都一樣的有錢,吃喝不愁。大家為什么還要種地,為什么還要打仗,為什么還要經(jīng)商。都在家坐吃等死不好嗎?”
這個算是經(jīng)濟學的問題了,朱元璋又沒有系統(tǒng)地研究過經(jīng)濟學,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老朱啊,咱們不能只盯著盤子里的這點兒錢。如果不創(chuàng)造,光是這點兒錢,夠干嘛的啊。咱們得讓錢流動起來。
就拿徐達來說吧,你賞賜給他的錢,他藏起來不花,那還是錢嗎,那不就是一堆廢紙嘛,一點兒價值都沒有啊。
但是當他拿出這些錢來買房子。
他得到了房子,咱們把他的錢賺走了。
咱們賺到他的錢,一部分自己留著,還有一部分是不是提供建筑材料的商人,還有一部分給了建筑工人。
而建筑工人拿著這些錢,就可以買些生活必須的米面糧油,他們的日子是不是更好過了?
他們花錢買米面糧油,那賣米面糧油的是不是也賺到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