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些都沒有,只有錢的話,那也不是不行,只能在一樓待著。
就是要搞這種特殊化,只有這樣才有話題性,才能讓人趨之若鶩。
酒樓的名字朱吾適都想好了,就叫狀元樓。
如果你是狀元,可以上頂樓,欣賞最好的風景。
當然了,價格也是不便宜的。古代的狀元,懂得都懂,不會缺錢的。
書院旁邊嘛,賣筆墨紙硯自然是少不了的。
書院必須得是封閉式管理,自己開食堂,飯菜不用太可口,能吃就行。
美其名曰,苦其心智餓其體膚。
然后每周放兩天假,書院門口都是咱開的飯店,各種美食應有盡有。
上過封閉式學習的都知道,每次出來的時候,學生們第一件事兒就說吃點兒好的。
開書院還有個好處,可以搞一幫免費的勞動力,時不時就讓他們去西湖旁撿垃圾去。
美其名曰,勞其筋骨。
西湖旁還有各種青樓。
能忍住不去的,都是好孩子。
不過朱吾適估計,大概率是忍不住的。
這個書院就是給有錢人搞的,他們能不能成才,朱吾適并不在乎。
只要他們能多花錢就行了。
職業(yè)技術學院才是培養(yǎng)社會人才的地方。
這個書院培養(yǎng)出來的,基本上就是文人了,只會耍筆桿子的那種。
當然了,朱吾適還是會增設一些其他課程的,他們學不學,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兒了。
就這么一個充滿誘惑的繁華之地,其實挺難出人才的。
后期如果被人看透了,沒人來怎么辦。
這個朱吾適也不擔心,有人想要務實,自然就有人喜歡錦繡文章。
而且這些人的未來朱吾適都想好了。
務實的人呢,就去當官。
這些喜歡錦繡文章的人,可以讓他們去搞娛樂產業(yè)嘛。
這個娛樂,跟青樓那個娛樂產業(yè)可不一樣,這算是文娛。
文人不是好名聲嘛。那就給他們。
大明以后有錢了,文娛產業(yè)肯定是要發(fā)展的。
不僅能豐富百姓的精神世界,還能文化入侵。
好萊塢不就是這么干的嘛,通過電影,幫一個沒什么歷史的國家搞文化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