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吾適站在一旁,手里拿著一根兒不知道從哪兒折的樹枝。
“這個是我理想中的西湖?!?/p>
一群人看看效果圖,再對比一下眼前的西湖。
西湖的風景確實
不錯,但是跟效果圖一比,那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大家覺得,改造過后的西湖你們沒事兒的時候愿意過來游玩嗎?”
古代的娛樂還是很匱乏的,就算是這群有錢人,平時也就是玩玩兒女人。
他們還能玩兒啥呢,也真沒啥好玩兒的了。
不像現(xiàn)代,一個手機就能玩兒一天。有些人甚至能玩兒好幾年。
就算西湖沒有改造之前,他們偶爾也會來看看風景的,只是不會像今天這樣走這么久的路就是了。
“愿意是愿意的,就是這個西湖太大了,走起來累人啊?!?/p>
這人的話引得一群人一起跟著點頭。
這個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有些人愿意溜達一天,也有能力走一天。
但是大部分人其實是沒有這個能力,也沒這個想法的。
尤其是古代,古代的有錢人很淳樸,有錢你都不享受,那你圖個啥?
所以交通問題確實是需要解決的,好在這方面朱吾適也想好了。
最開始朱吾適想的是沿著西湖鋪一圈兒鐵軌。
老六那邊蒸汽機據(jù)說研發(fā)得差不多了。
真要是在西湖搞個小火車繞湖一周的項目,絕壁能賺大錢。
但是吧,環(huán)境污染是個問題。
蒸汽機車是燒炭的。
朱吾適小時候有幸坐過一次燒炭的火車。
那時候的火車不像現(xiàn)在,窗戶沒法兒打開。
朱吾適出家門的時候穿了一件白色的衣服,等他下火車的時候,白衣服已經(jīng)成了黑衣服了。
西湖可是個景區(qū)啊,真要是把環(huán)境搞壞掉,那才是涸澤而漁呢。
小火車嘛,隨便弄在哪里都有人愿意花錢坐的。
剛有電動自行車的時候,十塊錢騎五分鐘,都有人搶著騎呢,那時候可是2000年左右,錢還是比較值錢的。
既然不能弄小火車,那就弄弄馬車,自行車,三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