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膛冰冷,積滿了厚厚的灰燼。
他伸手探入灰中,指尖觸及一個堅硬的物事。
他將其撥出,是一塊已經(jīng)發(fā)黑發(fā)霉的餅渣,只有小半塊。
借著天光,阿禾看清了灶壁內(nèi)側(cè),那里用石塊刻著一行歪歪扭扭的小字,筆畫稚嫩卻用力極深:“今天也給人留了火。”
一瞬間,一段塵封的記憶如潮水般涌上阿禾的心頭。
十年前,萬魔窟妖魔下山,屠戮村莊,萬柳城外血流成河。
當(dāng)時有一個獨(dú)居的年輕獵戶,武藝平平,卻拼死從妖魔爪下護(hù)住了一整筐干糧。
他自己身受重傷,臨死前,躲在這間棚屋里,將自己最后一口餅,塞進(jìn)了冰冷的灶膛,然后用盡最后的力氣刻下這句話。
他只是希望,若有僥幸逃生的路人經(jīng)過,能看到這行字,知道這里還有食物,還有人煙,還有活下去的希望。
一句執(zhí)念,跨越十年。
如今,這座被遺忘了十年的土灶,竟被“簽到共鳴網(wǎng)”識別為一個特殊的節(jié)點(diǎn),一個“持續(xù)供能點(diǎn)”。
只因那獵戶臨死前“為人留火”的至善一念,系統(tǒng)便判定,這份心意從未中斷。
于是,每日子時,此灶便會自動燃火一刻鐘,如同一個忠誠的守夜人,十年輪班,從未缺席。
夜幕降臨,守夜司議事堂燈火通明。
所有高層齊聚一堂,氣氛凝重。
爭議的焦點(diǎn),正是這“灶火自生”的異象。
一位老司事憂心忡忡地提出:“若凡人無需親自動手,只需心念一動便可完成簽到,長此以往,豈非讓人滋生懶惰?修行本就是逆天而行,需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如此一來,簽到修行將失其苦修本義!”
此言一出,立刻引來一片附和之聲。
爭論愈發(fā)激烈,幾乎要將屋頂掀翻。
就在這時,議事堂厚重的石門緩緩開啟,蘇清雪抱著林禾走了進(jìn)來。
她沒有說話,徑直穿過爭吵的人群,來到議事堂中央那座象征著萬柳城煙火傳承的主灶前。
她輕輕放下林禾,扶住他尚不能獨(dú)自站立的小腿。
滿堂的爭執(zhí)聲,因這對母子的出現(xiàn)而詭異地安靜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個粉雕玉琢的嬰兒身上。
林禾似乎對眼前這個巨大的銅鍋很感興趣,他“咯咯”一笑,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好奇地拍向冰冷的鍋蓋。
就在他掌心觸碰到鍋蓋的瞬間——
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