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趙林玉,還請殿下賜教!”
趙林玉,在先前的考核中排名中暫列第四,尤擅音律,是這群寒門才子中公認的樂理第一。
只見他走到場中特意清出的一片空地,先是向評委席和四周觀眾躬身行禮,姿態(tài)從容,頗有古風。
翰林院大學士看著他,眼中露出一絲贊許,補充道:
“趙林玉,你既被推舉,便由你先行展示。此次‘樂’之比試,不限樂器,不限曲目,你可盡情施展所長。奏畢,由我等評委共同點評,定其高下?!?/p>
凌風站在一旁,微微頷首。
他對此安排并無異議,正好可以借此觀察一下這個時代在“樂”方面的最高水準。
他對趙林玉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語氣平和:“請?!?/p>
趙林玉也不推脫謙讓,再次一禮,朗聲道:“學生趙林玉,獻丑了!今日所奏,乃一曲《高山流水》,請諸位方家指正?!?/p>
說罷,他走到早已備好的一張古琴前,緩緩坐下。
那古琴木質(zhì)溫潤,琴弦如絲,一看便知非俗物。
趙林玉伸出修長的手指,輕輕撫過琴弦,仿佛在與老友交談。
他閉上雙眼,調(diào)整呼吸,整個人的氣質(zhì)瞬間沉靜下來,與周遭的喧囂隔絕開來。
“?!?/p>
一聲清越的琴音響起,如同山間清泉滴落巖石,瞬間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緊接著,琴音漸起,時而高亢如登臨絕頂,俯瞰群山連綿,氣勢恢宏。
他的演奏并非單純的技巧堆砌,而是真正融入了情感與意境。
眾人仿佛隨著他的琴聲,看到了巍峨的高山,聽到了清脆的流水,感受到了一種寄情山水、心曠神怡的雅趣。
琴音時而密集如雨打芭蕉,時而舒緩如清風拂柳。
他對節(jié)奏的把握,對力度的控制,以及對樂曲內(nèi)涵的理解,都達到了極高的水準。
凌風凝神靜聽,心中亦不免暗贊。
這趙林玉,果然名不虛傳。
其琴藝之精妙,意境之深遠,放在他穿越前的那個世界,也堪稱演奏家級別了。
看來,這大景朝雖然整體文風偏于保守僵化,但在某些傳統(tǒng)技藝的傳承上,仍有其獨到之處。
一曲終了,余音裊裊,仿佛還在廣場上空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