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龍聽后撓了撓頭,說道:“可我看報紙和廣播上面說,南方那些華僑每次回來,總會掏錢給家鄉(xiāng)修橋鋪路?!?/p>
“大龍,你記住了,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好,人家為什么要投錢給家鄉(xiāng)修橋鋪路,說到底還是為了自己的買賣。”
“家鄉(xiāng)老百姓對你感恩戴德,試問,你在家鄉(xiāng)開設(shè)工廠,誰敢找你廠子的麻煩,被招進廠的工人,也都會把你當(dāng)成大善人,你讓人家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人家都會玩命地給你干活。”
顧塵前世也是老板,不敢說身家富可敵國,上億資產(chǎn)還是有的。
老板是什么德性,顧塵比任何人都清楚。
任何一樁無償捐贈的背后,必然隱藏著一大堆的算計。
“塵塵,我發(fā)現(xiàn)你越來越陌生了?!?/p>
李大龍凝視顧塵。
感覺顧塵說的話,句句都是冷酷的人心計較。
“不是我陌生,而是社會就是這樣,以往是全國一盤棋,大伙一塊窮,現(xiàn)在不是當(dāng)年吃大鍋飯的時候了,人人都要向錢看齊。”
顧塵一心二用,按照比例進行分配。
其中一部分屬于顧塵和李大龍。
另外一部分回去后,要交給大哥和老舅。
至于程耀祖給的名片,顧塵倒是不怎么上心。
反正最近十年,他是沒打算往港城那邊跑。
不是不想,而是政策不允許。
依稀記得好像是八十年代末,個人才被允許進入南方特區(qū)。
請注意。
這里說的是進入南方特區(qū),而不是可以隨意出境,出國。
東北漁村才是顧塵的基本盤。
放著基本盤不管,跑到人家地盤搶飯吃,純純是腦袋有大病。
下午,顧塵拿出三捆外匯券。
一捆丟給李大龍,另外兩捆放在自己身上。
一萬五千元外匯券,足夠顧塵和李大龍去友誼商店大肆血拼一回。
“爺們,你們挺準(zhǔn)時啊?!?/p>
二人剛來到友誼商店門口,只見昨天的中年漢子快步從院里走出來。
門衛(wèi)像是沒看見一樣,坐在門衛(wèi)室里叼著煙,看著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