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龍下意識問道。
“回去再說。”
顧塵沒有立刻解釋原委,招呼李大龍幫忙把裝有潛水裝備的箱子綁在摩托車后座。
還是那句老話。
計劃經(jīng)濟末期,個人能買到的漁業(yè)設備屈指可數(shù)。
就連潛水裝備,也不是個人和個體戶能夠染指的。
想要弄到這些東西,必須走有關單位的門路。
放眼整個丹城。
擁有潛水設備的漁業(yè)單位不計其數(shù),種類卻非常單一。
像國外那種輕便簡單,攜帶氧氣罐的潛水裝備,或許能在連城看到。
至于丹城,只有這類老式潛水裝備。
也就是那種看著跟宇航服似的。
又臃腫又笨重的潛水服。
饒是如此。
想要借到這類設備,也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
潛水員穿戴上老式潛水服,需要通過船上工作人員配合才能進入海里。
一根氧氣管聯(lián)系船上和水下。
之所以借用潛水設備,是為了全方位地調(diào)查遼參的生長區(qū)域。
無論加快鐵皮船修繕,還是為鐵皮船加裝120馬力發(fā)動機。
乃至于借用潛水服,都是圍繞著一件事情展開。
丹城地區(qū)的海參數(shù)量有限,即使到了后世,依舊不成氣候。
連城的海參不但數(shù)量多,尋找難度也遠遠低于丹城。
十幾二十年后。
連城海參儼然成了遼參代名詞。
其他人還沒有注意到海參經(jīng)濟價值之前,先一步進行領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