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路程,他們晝伏夜出,專走小道繞開城鎮(zhèn),如同驚弓之鳥。
幾經周折,終于抵達廬州府。
陸丞并未真的去訪什么故友,而是讓周武拿著他的名帖,秘密求見了廬州知。位他早年科舉時的同年,為人還算正直。
廬州知府見到陸丞,大吃一驚:“維之陸丞字兄,你怎么會在此?京中不是傳聞你回京了嗎?”
“傳聞我被革職拿問了,是嗎?”
陸丞苦笑,“此事說來話長。今日冒昧來訪,是想請年兄幫個忙?!?/p>
“維之兄但說無妨?!?/p>
“我想請年兄借我?guī)灼タ祚R,再派兩名可靠的向導。
我要盡快但又要隱秘地返回京城?!?/p>
廬州知府沉吟道:“馬匹向導都好說。
維之兄,如今京中形勢對你極為不利,你此時回去,豈不是自投羅網?”
“不回去,才是真正的羅網?!?/p>
陸丞道,“只有面圣陳訴實情,才有一線生機。
若滯留外地,反而坐實了那些莫須有的罪名?!?/p>
廬州知府嘆了口氣:“也罷。我這就去安排。你們先在舍下休息一日,明晚出發(fā)?!?/p>
在廬州知府的秘密安排下,陸丞一行人換乘快馬,由熟悉小路的向導帶領,避開主要關隘,風餐露宿,以最快的速度向京城趕去。
一路上,他們聽到了更多關于京城的消息。
傳言愈發(fā)不堪,說陸丞在江南貪墨巨款,畏罪潛逃。
說他與海盜勾結,圖謀不軌;甚至說他已被秘密處決,種種謠言,甚囂塵上。
沈師爺憂心忡忡:“東翁,人言可畏?。≈慌挛覀兊搅司┏?,也難見天顏?!?/p>
陸丞卻道:“謠言止于智者。
越是如此越說明有人心虛,想用謠言殺人。我們更要盡快進京?!?/p>
十余日后,京城高大的城墻終于出現(xiàn)在視野中。
他們并未從正門入城,而是在向導的帶領下,從一處防守相對松懈的側門,趁著黃昏守軍換防時混了進去。
京城依舊繁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但陸丞卻感到一種無形的壓抑。
他們找了一家偏僻的客棧住下,不敢暴露行蹤。
“接下來怎么辦?”沈師爺問道,“直接去通政司遞牌子請見?”
“不行?!标懾u頭,“那樣恐怕連皇上的面都見不到,就被李文昌的人攔下了。我們必須直接面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