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dān)當(dāng),陸丞默然。
是啊,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只能咬牙走下去。
幾日后朝會之上,陸丞宣布了李永芳殉國、戚廣文接任北疆主帥的消息。
并提請追封李永芳,厚恤其家。
群臣雖有唏噓但無人反對。
然而就在朝會即將結(jié)束時,一名御史突然出列。
朗聲道:“陛下,攝政王。
臣有本奏。
彈劾攝政王陸丞結(jié)交商賈擅改祖制,任用私人更縱容其麾下劉滾,在東南沿海與西夷過從甚密,有通敵賣國之嫌?!?/p>
此言一出,滿殿皆驚。
陸丞目光驟然銳利,
看向那名御史。
此人乃是太后倒臺后少數(shù)未被清算的舊黨,此刻跳出來顯然是有備而來。
“放肆?!蔽浒驳垭m年幼,亦知此事嚴(yán)重小臉漲紅,“攝政王忠心為國,豈容你污蔑?!?/p>
那御史梗著脖子:“陛下。
臣有證據(jù)。
劉滾近日頻繁接見紅毛夷商,采購火器其所費銀錢,皆未走戶部明賬。
此非通敵何為?”
原來癥結(jié)在此。
陸丞為了盡快獲得西夷技術(shù),確實授意劉滾通過商賈渠道。
與一些相對友好的西夷商人接觸,資金也走了些非常規(guī)路子。
沒想到竟成了攻訐他的把柄。
“陛下,”陸丞神色平靜,“采購西夷火器乃為強我軍備。
此事本王知曉亦是本王授意。
非常之時須行非常之法。
若事事拘泥程序,則北疆將士不知要多流多少血?!?/p>
“巧言令色?!?/p>
那御史不依不饒,“誰知王爺與西夷私下有何協(xié)議?
誰知王爺是否欲借西夷之力掌控朝廷?!?/p>
“夠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