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八十兩銀子,保住了!
等到了邊城,她和夫君便能有銀子置辦房子,好歹能夠活下去。
李氏靠著丈夫,手扶著小腹,心里則在盤算他們小家未來的日子。
就在這個時候,耳邊響起了太夫人的話。
聽到太夫人把功勞算在王之禮、王之義身上,李氏低垂的眼眸中閃過一抹嘲諷。
老太太還真是嘴硬。
明明是趙氏安排了這一切,隊伍后面更是有衛(wèi)國公府的護衛(wèi)暗中保護。
太夫人卻硬是裝瞎裝傻,揣著明白裝糊涂。
李氏明白太夫人的意思,她就是不想承認(rèn)王家欠了趙氏、以及衛(wèi)國公府的人情。
嘖!
武昌侯府都沒了,太夫人卻還擺著侯府太夫人的架子。
若真的這么有骨氣,別坐趙氏花錢買的馬車,別穿趙氏準(zhǔn)備的細(xì)棉衣裳和厚底鞋子啊。
不過,太夫人將趙氏的功勞算到了王之禮頭上,李氏作為王之禮的妻子,自然不會否認(rèn)。
“老虔婆還算有點兒良心,知道夸獎夫君孝順!”
李氏暗自滿意著。
太夫人這邊,還在繼續(xù)說著:“我老婆子有福氣,也算是享受到了兒孫們的孝敬!”
李氏聽著這話不太對,總覺得太夫人話里有話。
果然,太夫人話鋒一轉(zhuǎn),故作傷心地嘆息道:“就是可憐了老二他們。唉,都怪我這個做母親的沒用,不能照拂他們,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還在吃苦!”
馬車就一輛!
擠進來六個人已是極限。
且,趙氏只為三個兒女打點了銀子,太夫人和王庸都是硬擠上來的。
張三郎可不是什么寬厚仁慈的老好人。
其他人想要卸去刑具,或是有個代步工具,就必須要給錢。
太夫人倒是藏匿了些銀錢,但這是她的老本兒,可不能輕易掏出來。
“那日在城門口,我可是聽嬌嬌說了,趙氏那賤婦給了大郎他們銀子!”
“我也不要他們都拿出來,只是拿出一部分,好歹讓官差把老二他們幾個的枷鎖去掉!”
太夫人覺得,自己的要求并不過分。
畢竟不管怎么說,老二他們都是大郎、四郎的叔叔,是他們的長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