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楊家太夫人阮氏,那時還只是個從五品的宜人,就敢恪守規(guī)矩,更尊重皇后。
得罪了宸貴妃,阮太夫人被罰跪在宮門口,足足一個時辰,可她還是沒有屈服。
還是宸貴妃自己,怕事情鬧大,讓自己本就不好的名聲變得更臭,讓人把阮太夫人攆走了。
自此以后,凡是有宸貴妃出席的宮宴,阮太夫人都不能參加。
那時京中的貴婦人們都說阮宜人性子太執(zhí)拗,不知道變通,活該不受貴人待見。
還有人說,阮宜人這般行事,自己沒臉,還會連累丈夫,甚至是兒子。
京中更是有人惡意猜測,楊家會不會把阮氏這個禍頭子休掉?
然而,現(xiàn)實(shí)卻是,楊家非但沒有休掉阮氏,還在年底祭祖的時候,讓阮氏站到了婆母身邊。
楊家的態(tài)度很明確,他們不會因?yàn)槿钍喜粔颉摆呇赘絼荨钡米镔F人就將她舍棄。
阮氏有骨氣,楊家兒郎更有錚錚鐵骨。
先帝對楊家都無奈,楊家的老太爺,楊鴻的祖父是先帝的老師。
楊家的老爺子,楊鴻的父親,則是先帝的伴讀。
而楊鴻本身,也是先帝為太子、當(dāng)今圣上親選的伴讀。
楊家祖孫三代,都是清貴讀書人,也都是天子近臣。
楊家祖?zhèn)鞯陌凉?,先帝有些時候確實(shí)厭煩,甚至想親手敲斷。
但,更多時候,先帝對楊家的男人們還是有些佩服的。
不畏強(qiáng)權(quán),恪守規(guī)矩。
不說男人了,就連阮氏一介婦人都能寧折不彎,先帝自詡不是濫殺忠良的昏君,也就不愿與楊家人計(jì)較。
況且,楊家也不都是一味死守規(guī)矩,他們還是懂得變通的。
只要在律法、規(guī)矩的大框架里,稍稍有些出格,他們非但不會死咬著不放,還能悄悄的幫皇家描補(bǔ)。
可以說,楊家男人們非常卓越,總能完美地掌握分寸。
他們或許不是絕對的忠臣、清官,確實(shí)最能辦實(shí)事的權(quán)臣、好官。
就像楊老太爺,掌握權(quán)柄多年,更是能夠全身而退,生前耀眼,死后哀榮。
太夫人阮氏,雖然不得宸貴妃歡心,卻在先帝駕崩、宸貴妃殉葬后,得到了新鮮上位的太后的看重。
可惜,阮太夫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竟喜歡上了禮佛。
若非重大節(jié)日的宴集,她幾乎都不經(jīng)常出入皇宮。
即便不得不去,到了太后面前,也很少說些閑話,更多的是跟太后分享自己對于佛法的感悟。
京中的貴婦人們又開始嘲笑阮太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