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文聲中,水面泛起一陣漣漪,一道淡粉色的虛影緩緩顯現(xiàn),正是翠兒。她身著粉色衣裳,面容憔悴,眼中滿是悲苦,對著濟公深深一拜:“多謝師父為我昭雪冤屈,讓我重見天日。”
“翠兒姑娘,你本是無辜之人,卻遭此橫禍,怨氣難消,情有可原?!睗溃爸右呀?jīng)知錯了,他會好好安葬你,給你守孝,你就放下執(zhí)念,安心投胎去吧?!?/p>
翠兒看向柱子,眼中的怨氣漸漸消散,多了幾分委屈:“柱子,我不是嫌你窮,我是怕你爹娘不同意我們的婚事,想讓你好好跟他們商量……你怎么就不懂我呢?”
柱子哭得更兇了:“翠兒!我錯了!我不該誤會你!我不該害了你!我以后一定好好安葬你,每年都給你燒紙,給你守孝!”
翠兒對著他笑了笑,身影漸漸透明,化作一道粉色的光,消失在空氣中。水車旁的黑氣也徹底消散,溪水變得清澈見底,輪軸上的水草仿佛也煥發(fā)出了生機。
村民們都松了口氣,對著濟公連連道謝。老太太拉著濟公的手,哽咽道:“師父,多謝您幫翠兒伸了冤,這孩子苦了一輩子,總算能安心去了?!?/p>
濟公擺擺手,笑著道:“大家不必客氣,為民除害,渡化冤魂,本就是老衲的本分。柱子,你要好好安葬翠兒,以后多做善事,替自己贖罪。”
柱子連連點頭:“我知道!我一定會好好安葬翠兒,以后我會幫村里的孤寡老人干活,幫鄉(xiāng)親們修橋鋪路,給翠兒積德行善!”
村民們熱情地留濟公等人吃飯,飯桌上擺滿了農(nóng)家菜,有炒青菜、燉豆腐,還有一碗香噴噴的稻穗粥。濟公端起粥碗,喝了一大口,笑著道:“這粥好喝!比靈隱寺的素粥還香!”
廣亮在一旁嘟囔道:“道濟,你就知道吃!剛解決了水車的事,就想著喝粥!”
濟公嘿嘿一笑:“民以食為天,佛也得吃飯嘛!再說了,這粥是鄉(xiāng)親們的心意,老衲可不能浪費!”
眾人都被他逗笑了,飯桌上的氣氛十分熱鬧。飯后,村民們給濟公裝了一大袋新米,還塞了許多自家種的蔬菜。柱子提著一袋稻穗,遞給濟公:“師父,這是今年的新稻穗,您帶回去,熬粥特別香!”
濟公接過稻穗,晃著破蒲扇,哼著小曲往回走。廣亮摸了摸肚子道:“今日清溪村的農(nóng)家菜真不錯,尤其是那稻穗粥,香甜可口?!?/p>
必清點點頭:“是啊是啊,那炒青菜也好吃,比寺里的素齋還新鮮?!?/p>
濟公咬了一口稻穗,含糊不清地說:“好吃就多吃點,下次清溪村再有事,咱們還來!”
廣亮白了他一眼:“就知道吃!不過今日道濟你倒是厲害,不僅找到了翠兒的尸體,還化解了她的怨氣,超度了她的魂魄,真是功德一件。”
濟公嘆了口氣:“翠兒是個苦命姑娘,被心上人誤會害死,埋在水車底下,怨氣能不重嗎?幸好柱子及時認錯,不然這怨氣越積越深,還不知道要鬧出多大的事。其實啊,人心要是急躁,比邪祟還可怕,柱子因為一點誤會,害了自己心愛的人,最后自己也活在痛苦中,這就是沖動的代價??!”
說著,三人已經(jīng)走到了靈隱寺山門外,大雄寶殿的鐘聲再次響起,悠揚而肅穆,回蕩在山間。濟公抬頭望了望天邊的晚霞,嘴角揚起一抹笑容,扛著破蒲扇,踩著趿拉板,慢悠悠地走進了寺廟,廣亮和必清跟在后面,一邊抱怨一邊笑著,夕陽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融入了靈隱寺的裊裊炊煙中。
清溪村的風(fēng)波就此平息,翠兒的冤屈得以昭雪,魂魄得以安息;柱子洗心革面,用心安葬了翠兒,還經(jīng)常幫村里的鄉(xiāng)親們干活,照顧翠兒的奶奶,村民們對他的看法也漸漸改觀;那架老水車重新轉(zhuǎn)動起來,溪水潺潺,澆灌著村里的稻田,再也沒有出過怪事。而濟公依舊每天在靈隱寺里吃油餅、喝小酒,看似瘋瘋癲癲,卻總能在百姓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用他的智慧和佛法,化解危機,渡化癡魂,正如他常說的:“世間多少癡兒女,因愛生嗔因恨迷;貧僧一把破蒲扇,扇盡人間是非疑;水車冤魂皆有因,浪子回頭金不換,只要心中存悔改,何處不是贖罪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