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搖著蒲扇,往前走了兩步:“妖物,你吸孩子的精氣修煉,本就損陰德,還敢在此放肆?元宵是團圓的日子,不是你害人的地方!”他從懷里摸出一把糯米,往霧氣里一撒,糯米剛碰到霧氣,就發(fā)出“滋啦”的聲響,霧氣瞬間消散了一大半。
燈妖見狀,更加憤怒,猛地往一個孩子撲去——那孩子是剛從家里跑出來的,手里還拿著一盞鯉魚燈,眼看就要被霧氣纏住,濟公突然將蒲扇一甩,一道金光從扇面上射出,正好打在燈妖身上。燈妖慘叫一聲,霧氣里掉出一個殘破的燈籠,正是十年前被燒毀的一盞老燈籠,燈籠上還沾著幾縷孩子的頭發(fā)。
“原來你是十年前燈棚失火時留下的妖物?!睗湫?,“當年那場火,就是你吸了孩子的精氣后失控引起的,現(xiàn)在還敢出來害人!”他撿起殘破的燈籠,往佛燈上一湊,燈籠瞬間被點燃,青灰色霧氣尖叫著被火焰吞噬,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隨著燈妖被滅,鎮(zhèn)衙后院的三個孩子突然醒了過來,揉著眼睛喊餓,就像什么事都沒發(fā)生過一樣。村民們見狀,都松了口氣,紛紛圍上來感謝濟公:“大師,謝謝您救了我們的孩子!要是沒有您,我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濟公笑了笑,扇了扇蒲扇:“不用謝我,要謝就謝這兩盞佛燈和你們的善心。燈妖雖能迷人心智,卻怕人間的正氣,只要你們心懷善念,團圓和睦,妖物自然不敢靠近?!彼屓税阉械臒艋\都放在佛燈旁熏了一遍,確保沒有殘留的邪氣,“今晚的元宵燈節(jié),你們還能照常過,只是要看好孩子,別讓他們拿陌生的燈籠。”
村民們紛紛點頭,又開始忙著布置燈棚,街上很快又恢復(fù)了往日的熱鬧。劉正看著濟公,心里滿是敬佩:“大師,您不僅破了案,還救了這么多孩子,真是我們錢塘鎮(zhèn)的福星!”
濟公擺了擺手,笑道:“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元宵佳節(jié),本該熱熱鬧鬧的,可別因為這點小事掃了興。走,我請你們吃元宵去,鎮(zhèn)上的‘甜香園’做的元宵,里面的芝麻餡最香?!?/p>
一行人往“甜香園”走去,街上的燈籠已經(jīng)重新掛了起來,比之前更亮更艷。孩子們拿著燈籠在街上游走,笑聲清脆,大人們則坐在街邊吃著元宵,聊著家常,一派團圓和睦的景象。
到了“甜香園”,老板見了濟公,連忙端上剛煮好的元宵:“大師,您可來了!這是我特意給您做的桂花元宵,您嘗嘗!”濟公接過碗,舀了一勺塞進嘴里,甜香的味道在嘴里散開,讓人心里暖暖的。
必清和必安也吃得津津有味,必清邊吃邊問:“師父,您怎么知道燈妖是十年前的?”濟公摸了摸他的頭:“那殘破的燈籠上,沾著十年前燈棚失火時的灰燼,而且,燈妖的邪氣里帶著當年的煙火味,一看就不是新成的妖物。”他又舀了一勺元宵,“這世間的妖物,不管藏得多深,都會留下痕跡,只要細心觀察,就能找到破綻?!?/p>
必安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又問:“師父,那以后還會有燈妖嗎?”濟公笑了笑:“只要人間還有廢棄的燈籠,還有濁氣,就可能有燈妖,但只要人們心懷善念,團圓和睦,妖物就不敢出來害人。就像這元宵,要的就是團圓的味道,只要這份味道還在,邪氣就永遠進不了門。”
吃完元宵,天色已經(jīng)暗了下來,街上的燈籠都亮了起來,紅的、綠的、金的,映得整個錢塘鎮(zhèn)像一片燈海。孩子們拿著燈籠在街上游走,大人們跟在后面,臉上滿是笑容。濟公站在街邊,看著這熱鬧的場景,搖著蒲扇,哼著小曲,心里滿是欣慰。
必清和必安也跟著孩子們一起玩,必安還買了一盞兔兒燈,提著燈籠跑前跑后。濟公看著他們的身影,又看了看街上的燈籠,突然覺得,這元宵的熱鬧,不僅是人間的團圓,更是人間的正氣——只要這份正氣還在,不管是妖物還是邪祟,都不敢靠近。
夜深了,街上的人漸漸散去,濟公才帶著必清和必安往靈隱寺走。路上,必清還在念叨著今晚的熱鬧:“師父,明年元宵,我們還來錢塘鎮(zhèn)看燈好不好?”濟公笑了笑,拍了拍他的頭:“好啊,只要你們好好修行,多做善事,明年咱們還來?!?/p>
月光灑在他們身上,長長的身影映在地上,像一道溫暖的光。遠處的錢塘鎮(zhèn)還亮著燈籠,隱約能聽到孩子們的笑聲,那聲音里滿是團圓的幸福,也滿是人間的正氣——這份正氣,比任何佛燈都亮,比任何法術(shù)都強,能驅(qū)散世間所有的邪祟,也能照亮每一個人的心房。
回到靈隱寺時,大雄寶殿的佛燈還亮著,清冽的檀香飄在空氣中,讓人心里平靜。濟公走到佛燈前,添了些燈油,看著跳動的火焰,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這世間的熱鬧與團圓,才是最好的修行,也是最強大的力量——只要這份力量還在,人間就永遠不會被邪祟侵擾,永遠都是溫暖而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