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孫從小跟他親,他這次落水失蹤,孩子肯定已經(jīng)知道消息,說不定正急得四處找他,他要不要偷偷給外孫傳個(gè)信?
可念頭剛冒出來,就被另一股饞意壓了下去。
一旦傳信,外孫肯定會(huì)立刻派人來接他回京城,到時(shí)候桃源居的燒烤、餛飩、小籠包,還有江姑娘沒做過的上百種菜品,就再也吃不到了。
他怎么能走??!
元老收回思緒,輕輕撓了撓大狗的下巴,看著它們舒服得瞇起眼睛,喉嚨里發(fā)出呼嚕呼嚕的聲音,笑著問鳶尾:“它們每日是不是都要帶出去放風(fēng)?今日我可以跟著一起去嗎?就當(dāng)活動(dòng)活動(dòng)筋骨?!?/p>
鳶尾有點(diǎn)詫異,眨了眨眼。
“是要一天遛三遍的,早上天不亮一次、中午日頭不曬一次、傍晚涼快一次。您若是想去也可以,就是怕您走多了身子吃不消?!?/p>
“我就跟在旁邊慢慢走,累了就找個(gè)樹蔭歇著,不礙事的?!?/p>
元老笑瞇瞇地辯解,還故意挺了挺腰,“一直在屋里躺著,渾身骨頭都快銹住了,不信你去問大夫,他肯定也說多活動(dòng)對恢復(fù)好?!?/p>
鳶尾還是不敢做主,先去前院請示江茉,得到“多看著點(diǎn),別讓老伯累著”的答復(fù)后,才點(diǎn)頭答應(yīng)。
元老心里一喜,出門前還特意跟她要了紙筆,趴在廊下的石桌上寫了張小字條。
沒提自己在哪兒,只說“一切安好,勿念”,寫完疊成小方塊揣進(jìn)懷里,又摸了摸大狗的頭,才跟著鳶尾往外走。
兩只白犬撒著歡兒在前面跑,毛茸茸的尾巴掃過路邊的野草,驚起幾只蹦跳的螞蚱。
元老跟在鳶尾身后,走得慢悠悠的,偶爾抬手扶一下腰,目光卻沒閑著。
看路邊田埂上開著的小紫花,看遠(yuǎn)處山腰飄著的薄云,連空氣里混著的泥土香,都比京城的熏香好聞。
走了約莫半盞茶的功夫,前方岔路口忽然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響動(dòng)。
鳶尾停下腳步,輕聲提醒:“老伯,前面有幾個(gè)乞兒在歇腳,咱們繞路走吧?”
元老眼睛亮了亮。
他正愁這字條沒處托付。
乞兒們消息靈通,且走街串巷不易引人注意,讓他們送信再合適不過。
他往前挪了兩步,果然看見老槐樹下蜷著三個(gè)孩子,最大的不過十歲,最小的才五六歲,身上的衣服打滿補(bǔ)丁,手里攥著半塊干硬的窩頭。
聽見腳步聲,那大些的孩子立刻抬起頭,警惕地盯著他們,把兩個(gè)小的護(hù)在身后。
元老放緩了語氣,從懷里摸出一塊玉扳指,還有那張疊得整齊的字條,慢慢遞過去。
“小兄弟,能不能幫個(gè)忙?把這張字條送到府衙,交給里頭當(dāng)差的人就行?!?/p>
他渾身上下除了那身衣服和戴在手上的玉扳指,其他東西都被河水沖跑了。
那孩子愣了愣,沒接,只疑惑地看著元老。
鳶尾納悶。
送到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