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棻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梁啟超,梁啟超撓了撓頭,憨笑著說道:“大人,我連您堂妹是圓是扁都不知道……”
他這直白的話語,盡顯他的純真和“直男”本色。
李端棻并沒有生氣,反而笑著解釋道:“無妨!這是我李家祖?zhèn)骰榕浞?,叫‘盲盒娶親’!”
在那個傳統的時代,這種方式雖然有些特別,但也并不罕見。
到了洞房夜,梁啟超懷著緊張又期待的心情掀開了新娘的蓋頭。
當他看到新娘的面容時,驚覺新娘比他大四歲,脫口而出:“姐姐好!”
這簡單的三個字,讓新娘李惠仙又好氣又好笑。
從此,梁啟超開啟了他被御姐支配的人生。
李惠仙雖然年紀比梁啟超大,但她溫柔賢淑、知書達理,在生活中給予了梁啟超很多的支持和幫助,兩人在相處的過程中也逐漸培養(yǎng)出了深厚的感情。
公車上書鬧烏龍(1895)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來,全國上下一片嘩然。
愛國志士們紛紛義憤填膺,康有為拍案而起,對梁啟超說道:“啟超,快寫萬言書!”
梁啟超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他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揮毫潑墨,日夜不停地書寫著。
他把自己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對民族前途的期望都傾注在了這萬言書之中。
三天三夜過去了,梁啟超已經疲憊不堪,最后趴在1200名舉人的聯名書上睡著了。
次日上朝,小太監(jiān)看著墨跡未干的簽名欄,突然驚呼:“梁先生,您把‘梁啟超’寫成‘涼皮超’了!”
梁啟超扶額,無奈地說道:“算了,皇帝應該認得出草書……”
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烏龍,但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當時梁啟超的忙碌和緊張。
公車上書雖然最終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但它卻像一顆火種,點燃了人們心中的愛國熱情,為后來的戊戌變法奠定了思想基礎。
戊戌變法迷惑行為(1898)
1898年,戊戌變法正式開始。
這是一場充滿希望又充滿挑戰(zhàn)的變革,梁啟超作為變法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這場運動中。
然而,變法的道路充滿了坎坷和挫折,最終以失敗告終。
變法失敗的那一夜,局勢十分危急。梁啟超一邊匆忙地打包行李,一邊碎碎念:“皇上您倒是跑啊!”
他深知光緒帝此時的處境十分危險,心中充滿了焦急和無奈。
光緒帝抱著《變法通議》哭唧唧地說道:“梁師傅,朕的英文作業(yè)還沒寫完……”
這看似有些滑稽的話語,卻透露出了光緒帝在困境中的無助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