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引起寒浞的注意,他只能以牧正(牧官)的身份作為掩護。
盡管生活艱苦,但少康并沒有放棄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他深知自己肩負著復國的重任,因此勤奮好學,努力鉆研治國之道。
在擔任牧正的過程中,少康深入了解了民間的疾苦和社會的現狀。
他與部落中的百姓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和支持。
同時,少康暗中聯絡夏朝的舊臣,與他們保持著密切的聯系,為復國大業(yè)積蓄力量。然而,少康的身份最終還是暴露了。
寒浞之子澆得知少康的存在后,意識到他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于是派人追殺少康。
在危急時刻,少康展現出了過人的智慧和勇氣。
他巧妙地擺脫了澆的追殺,逃至有虞氏部落。
有虞氏部落的首領虞思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深知少康的身世和使命,對少康的遭遇表示同情和敬佩。
虞思不僅收留了少康,還將女兒二姚許配給他為妻,并賜予“綸邑”作為封地。
在綸邑,少康終于有了一個穩(wěn)定的立足之地。他以“有田一成,有眾一旅”(方圓十里土地、五百士兵)為根基,開始秘密訓練軍隊。
少康深知,要想復國,必須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
他親自訓練士兵,傳授他們軍事技能和戰(zhàn)斗經驗,培養(yǎng)他們的忠誠和勇氣。
同時,少康還派使者聯絡流散各地的夏族遺民。這些遺民們對夏朝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渴望恢復夏朝的統(tǒng)治。
少康的使者向他們傳達了復國的決心和計劃,得到了他們的積極響應。
許多夏族遺民紛紛前來投奔少康,為復國大業(yè)增添了新的力量。
少康還命心腹大臣伯靡潛入中原,策反寒國貴族。
伯靡是一位忠誠而有智謀的大臣,他利用自己的人脈和智慧,成功地策反了一些寒國貴族。
這些貴族對寒浞的統(tǒng)治不滿,他們愿意與少康合作,共同推翻寒國的政權。
通過伯靡的努力,寒浞的統(tǒng)治基礎逐漸被瓦解。
為了獲取寒國內部的情報,少康決定派遣貼身侍女女艾潛入寒浞都城。
女艾是一位聰明機智、勇敢果斷的女子。
她深知自己肩負的使命重大,因此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
女艾喬裝成商販,混入了寒浞的宮廷。
在宮廷中,她憑借著美貌與智慧,周旋于寒浞的親信之間。
她巧妙地與這些人交往,獲取他們的信任,從而了解到了許多關于寒國的重要情報。
一次宴飲中,女艾抓住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她假意醉酒,向寒國將領透露“少康已死”的假消息。
寒浞信以為真,認為少康這個威脅已經被消除,于是放松了戒備。
他甚至裁減了邊境的駐軍,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