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周圍更是聚集了大量的船只,層層疊疊,相互堵塞,外圍的船根本就無法靠岸。
“坐穩(wěn)了,楊兄!”
江云帆沒有選擇正面突破,而是挪轉(zhuǎn)船頭,操控著小舟滑向碼頭南側(cè)二百步之外的一片空地。那里遠(yuǎn)離鬧市,人少,清凈。
而且江云帆記得,那片空地旁有一片竹林,從中穿過之后,便可從一條鮮為人知的小路直通燈會最盛的明燈橋,正好能免去擁擠之苦。
此時,楊文炳也從激動的情緒中逐漸恢復(fù)過來,他滿臉歉意地重新坐下:“抱歉,彥兄,方才是我太激動了?!?/p>
“無妨,楊兄有執(zhí)念,也有追求,這是好事。但我認(rèn)為,相比于固執(zhí)尋找那首詞的作者,更仔細(xì)地品察自然,感悟生活,于你而言或許更為有用?!?/p>
楊文炳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眼看著小舟逐漸靠近了岸灘。
江云帆領(lǐng)著他下船,將船繩牢牢系在岸邊的石樁上,又扣上鐵鎖。兩人各自抱著酒壇,找了一處平坦干凈的石板地面坐下。
方才喝得實在有些急了,得先醒醒酒。
楊文炳的腦袋依舊有些晃晃悠悠,但他的思維卻在反復(fù)回響著江云帆方才的話。
品察自然,感悟生活……
忽然,他的目光被遠(yuǎn)處竹林下的一片平地給牢牢吸引住。
“彥兄,你快看!”
他急忙叫住江云帆,滿臉意外地指著那空地:“此時月光澄澈如水,那里明明是一片干燥的平地,看起來卻像是一灣清淺的池水!而那片竹葉投下的陰影,在月光下輕輕晃動,又像極了池中搖曳的水草,好生奇妙??!”
“!”
江云帆聞言當(dāng)即一愣。
楊文炳這無心的一句話,仿佛一道開關(guān),瞬間打開了刻在他骨子深處的記憶。
他循著楊文炳所指的方向看去,目光觸及那片月光似水的地面。
果然……原來蘇東坡文中所言,都是真的!
那句反復(fù)背誦了千萬遍的詞句,幾乎是順嘴而出: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p>
“?”
正聚精會神看那清澈平地的楊文炳,聽到江云帆開口,又驚又疑地回過頭來。
沒想到自己在這訴說半天,好不容易才形容出眼前那奇特的景致,而彥公子僅憑短短一句,便如此巧妙地將其描述出來。
這樣還說自己愚鈍?
他目光凝視江云帆,卻見那少年竟迎著月色起身,仰頭看向那夜空。
緊接著,悠悠開口:“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楊文炳:“(⊙_☉)??!”
……